玉溪高古楼

  论坛   其他爱好   建水“大苗”比我还“苗”——边回忆边冲壳子(散文)
返回列表
查看: 14058|回复: 0

建水“大苗”比我还“苗”——边回忆边冲壳子(散文)

[复制链接]

429

主题

1289

帖子

1万

积分

UID
2731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5-3-18 08: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本帖最后由 李运祥 于 2025-3-18 10:14 编辑

建水“大苗”比我还“苗”——边回忆边冲壳子(散文)


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

——题记

  李运祥

  要怪,就只有怪建水有个大苗——云南大学中文系七八级学生,与《中国知青梦》作者邓贤,中山大学教授丽江以四方街开启丽江旅游模式的邓启耀,还有著名学者王亚南……等众生为同学的大苗,云大毕业后便分配到红塔山下,我工作的玉溪师专……一接触便成了至交……
  本来,我,还在写他的故乡建水之马市街:虽然不长,却萦道绕巷混迹于建水县城之街道这个街圈里——也算是烟火气味十足的这种雅集场合,我虽为圈外人,往往并不见外;和一众人谈天论地,亦未尝觉得违和。码字与日常及市井生活,尽管各有不同,其理相通。归根结底都须有真情真意支撑,有造化的就能修出个真人的质色来。我并不觉得你弄个“建水陶”(过度消费当下广告宣传)就多高雅了,洒家随老街旧巷走走,或许在烟火气息弥漫的街头巷尾,与行常百姓聊聊,也修为到了,照样能高山流水。各自的路程,悟到了便是一辙。
  在建水,除了烧豆腐,汽锅鸡,明堂多了去,但都藏在老街背巷,就连水,也一样,一口、两口、三口、四口……大版井,是一个特别的存在。建水本地人对它们的喜爱稀松平常,却不逊于豆腐的寻常。用大板井做豆腐、做米线、曾经还卖大板井水……最后一程,还得到建水县城——憨沙约,盖在最上面。坦白讲,建水的名气冲出了建水,在云南大部分地州都有市场,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建水,作为一个对建水生活充满期待、热情的处地人,我来来往往几十年,始终没有理由不喜欢建水,三十余年间,吃豆腐,吃草芽过桥米线……乐此不彼……
  第一次吃草芽米线,我还记得很清楚是好友同仁大苗,世纪九十年代初,他骑嘉陵八零,我,骑嘉陵七零,一路从玉溪过通海、里山、曲江,到建水。二苗烧锅炉,我们洗澡洗去一路灰尘和疲劳……第二天早晨,大苗带我逛建水农贸市场,见识见识建水一方农副土特产品的神奇,当时感觉也是差强人意,没有那么惊艳可语……
  当时,也二十多岁才过三十岁的年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理状貌,到底是心智被击中,被勾了魂摄了魄,我自己也说不清……
  昨天,他又约,说吃餐饭,到马桥——周瞧、刘瞧、作家冯,德,胜、还有……任?瞧不瞧?看,瞧……(这是我说的)饭不重要,主要是好友聚一聚,聊一聊……又是他请,他作东……我也并非不近人情,也是请过的,作过东,还曾真心实意带一杆好友到化念,我的老家,千方百计,开证明,去看了卫东……如今,他知、你知,我也知……
  每一次网上文空间的闲坐,都成为我们最远又是近小型研讨酌会……点赞,粗细驻足,留有余地的自身到他身上,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片赤诚与一份痴情。思来想去,写来写去,最终走向自己的内心而已,就是这样……
  一起,聚一聚,说说话,用语言做做题——加减成除:加上些附加题,减去那长长的前缀,减去那些定语和形容词……,姓氏之前,统统减去连姓氏也可以减去,名字也可以减去,不好的话,用除法除去,轻的,重的,统统让时光拿走?多说些互相鼓励安慰的话,剩上真心实意?一直到一把骨灰时,也许还有些许文字可以留下,那怕剩下仅仅一句话,刚好安放我们各自的灵魂?
  今天,就写这几句了,还望大苗及相关诸苗见谅海涵?

  (还是未完待续)

  (2025/03/18日草记)

IMG_1725.jpeg
IMG_1723.jpeg
IMG_1724.jpeg
IMG_1716.jpeg
IMG_1715.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1304 | ?????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