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保险协会   聚焦3·15 | 关于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返回列表
查看: 9002|回复: 0

聚焦3·15 | 关于防范不法中介“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关闭 [复制链接]

152

主题

150

帖子

1084

积分

UID
546331
最后登录
2025-4-24
发表于 2025-3-15 11: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近年来,一些不法中介以“代理退保”“全额退费”等名义诱导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业务,此类行为不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还可能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113701a881tzn1gcnixj28.png

一、主要表现形式
1.虚假宣传与诱导

不法中介通过社交平台、电话短信等渠道发布“专业维权”“保证退保”等不实承诺,冒充监管部门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谎称保单存在“欺诈行为”或“继续持有将亏损”,煽动消费者退保。部分机构甚至伪造文件或虚构案例,制造恐慌情绪。  


2.签订不平等协议

要求消费者签署代理服务协议,收取高额手续费或定金,并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信息。部分协议包含隐蔽条款,如授权中介代办理赔或退保资金划转,为后续不法行为埋下隐患。 


3.阻断正常沟通渠道

以“避免保险公司阻挠”为由,阻止消费者与保险公司、调解组织、监管部门直接沟通,试图切断消费者的合法维权途径,进而主导维权流程,损害消费者权益。 


113701kamckznmkak9c9ac.png

二、“代理退保”的主要风险
1.失去保险保障、造成经济损失

退保后消费者将丧失原有保障,若未来因年龄增长或健康状况变化重新投保,可能面临保费上涨、等待期重置甚至拒保风险。此外,非法中介常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实则赚取佣金,甚至截留退保资金或参与非法集资,导致资金损失。 


2.个人信息泄露与滥用

消费者提供的身份证、银行卡、家庭住址等信息可能被非法转卖,用于诈骗、洗钱、冒名贷款等违法活动。部分中介甚至与黑恶势力勾结,以威胁、骚扰手段逼迫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 


3.信用受损与法律风险

通过伪造证据、恶意投诉等手段退保,可能导致消费者信用受损,影响贷款、就业等权益。若参与编造虚假材料或提供虚假信息,还可能构成欺诈,面临被追究法律责任风险。 





为保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玉溪金融监管分局提示您:

一是提高警惕,拒绝不实承诺。切勿轻信“全额退保”“内部渠道”等宣传,警惕要求预付费用或提供敏感信息的机构。对声称“退旧投新”“高收益替代产品”的推销保持理性,避免陷入连环骗局。 

二是保护个人信息,选择正规渠道。妥善保管身份证、保单、银行卡等资料,避免随意授权他人操作账户或签署空白文件。若对保单有疑问或有退保诉求,消费者可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官方投诉渠道反映诉求,避免第三方中介处理诱导。

三是审慎评估退保后果。保险是抵御风险的重要工具,消费者在退保前需了解保单的现金价值、保障中断风险及再次投保限制,尤其健康险、年金险等长期保单退保损失较大,建议充分评估自身需求和长期利益后理性决策。
















**温馨提示**:请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共同营造健康金融环境。   
















来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玉溪监管分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6 |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