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红&灵视+通感+冥合
注册时间2010-4-12
最后登录2025-5-2
性别男
在线时间3291 小时

- UID
- 2731
- 最后登录
- 2025-5-2
|
一笔写建水……(散文)
李运祥
离开建水市井烟火匆匆赶到文笔塔,心“咯噔”一下,此时,我分明听见了历史与现实相击的清音……
一笔写建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知道是不是传奇?是不是神话?但,我以为,建水文笔塔,早已经实至名归……
文笔塔坐落于云南省建水县城南四公里白水河拜佛山顶,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据说,因其造型奇特,式样别致,形如文笔而得名。
塔呈人面体,为青石砌成的实心石塔。塔基周长31.4米,塔高31.4米,与圆周率数值相近。塔身上部呈扁状,中部为方形,下部呈四方八棱形,塔身不分级,不装饰,远远望去,犹如一支巨大的文笔挺立于天地之间。此塔所在之处地名为拜佛山,然而,在寺庙众多的建水,单单这座拜佛山上却又无寺庙,也无人参拜……令我疑惑,据说,它与天柱塔同为风水塔,有“重教兴文”“修文偃武”之意,是“以文压武”,以息古时当地常有的械斗之风,同时也是“尊孔崇文”“儒佛归一”的例证,不知道是何故?问过当地人,也不置可否……
查看相关资料获悉,1993年,文笔塔才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著名的高级古建筑专家郑孝燮、罗哲文等人考察后认为,这种现代派风格造型的古塔“在全国是独一无二……”。不知道是否真的如此……
凭直觉,翻开泛黄的建水历史篇章,猜想被压得很低、再低一些。无文无字却又立于建水天地之间,似乎还是那么严丝合缝,那些由质朴拙巧的青石垒砌筑成的笔锋,象是穿越历史的信使,漫过时光的窗棂,仍跪坐在建水大地这本书上,无声无息地拓扑出过去的历史痕迹,让建水的五谷杂粮一代一代铺满肥沃的大地……
新磨的当下建水,象豆腐一样,蘸上天地之灵气,风格峻拔的方笔——文笔塔,一字一句,碑刻一般,写天描地,它却静静地巍然屹立在拜佛山顶,躺在天鹅绒般自然衬布里,裂缝中渗出幽幽的石气,得用心去体会,才能真正借助联想,去参晤关于文笔塔的真谛?或许,参晤也正是自我救赎并充实自己的脑海,又或许滋事于历史或传说,才能嵌入到其中,此刻,一只笔——青石组后苍劲挺拔有力之笔,才能十足地卧在自己掌中,五指合力,伏案,头正、身直,足立、气定神闲……才能写出建水天地人文之精神和韵味……
建水文笔塔,一笔写建水——写生活,写人,写七情六欲,写过去,写当下,写未来……写人,写问题,写矛盾,写光明,写阳暗,写悲,写喜,写沉痛,写浪漫……写真,写善,写美的故事,写天下,写天地良心……
也让我的想象力变成一支天马行空,独往独来……笔走龙蛇的一支神笔……
建水文笔塔,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让我的想象力反反复叩击我关于笔的共鸣及其认知边界,认知系统的内分泌系统……逼迫并引导和控制我走到认知的悬崖……
文笔塔,一笔写建水的同时,也写了我……象文笔塔一样层层叠加,最后用塔尖写出一笔一画……
(未完待续)
(2025/02/28日草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