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与其说是对孩子未来的焦虑,不如说是对家长自己未来的焦虑。 尤其是各种鸡娃群里的凡尔赛较量,更会加重这种焦虑。
普通家庭选择的鸡娃方式,就是没完没了的课外辅导班。其实,这更像是一种教育无能的甩锅方式,把孩子的教育自主权“外包”给了辅导班。
其实对于家长而言,单纯依靠补课就想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本就是逃避责任的选择。在这个不得不卷的育儿赛道里,孩子和父母同样痛苦,卷怕卷不过,躺又躺不平。
但是,一个关于课外学习的残忍真相是,花钱费力,往往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要做的事情,让孩子在他这个年龄承受了不该承受的压力,这对孩子真的好吗? “在什么时候就应该干什么事”,这不完全是人为的规定,这是人类生理发育的周期决定的,不是你想违背就违背的。 你可以无视孩子的意愿,但是孩子的大脑发育进度,骨骼肌肉激素水平,这些细胞组织层面的东西,不会因为你打的鸡血足够浓,就跳过必须要经过的周期。 鸡出近视眼是看得见的,鸡出心理阴影了是看不见的。 共同点是,这些后遗症都会伴随孩子一辈子。 有些痛,需要用一生去治愈。 而且这些痛,本来是没必要出现的。
反正都是打鸡血,家长为什么不能鸡自己,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受罪? 鸡娃的家长有两种。 一种家长是光逼孩子努力上进,自己天天吃喝玩乐五毒俱全。 还有一种家长是自己在外面就拼命卷,回到家继续卷孩子。 如果家长把这些钱和精力砸到自己卷上面,拼命鸡自己,拼命多学一点东西呢? 说不定就鸡出了人生巅峰,成为了富一代。 你的孩子也不用鸡了,从此他做一个没有用但是很爽的富二代就好了,你只需要教他善良。 而且你现在鸡娃的那些策略,是根据当前的社会做出的判断。 但是世界是会变的,时代对人的要求也是会变的。 等到你孩子真正去参与社会竞争的时候,社会说不定就已经变了。 在鸡娃上面砸过多的钱和时间精力,就和二十年前藏起十几箱BB机一个性质,都是自以为聪明的愚蠢。 时代一变,当年鸡娃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付诸东流。
只要有鸡自己的勇气,就不用鸡娃了,因为娃也会自觉地鸡自己,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