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其他爱好   该把苏轼《赤壁怀古》词逐出语文课本了
返回列表
查看: 44304|回复: 10

该把苏轼《赤壁怀古》词逐出语文课本了

[复制链接]

338

主题

807

帖子

5256

积分

UID
438272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4-9-14 1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该把苏轼《赤壁怀古》词逐出语文课本了

                      夏超

    因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三十几年前被编入语文课本,所以我在上高中的时候就读过这首词。虽然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认定它里面存在错误,但是由于它里面的错误隐藏得太深,所以我当时没有能力把错误挖出来。
    苏轼这首牛词中存在错误这件事情,我在《苏轼该下神坛了》一文里已经指出过。由于后来又在词中新发现了过去没有发现的错误,所以我决定写作本文,不厌其烦地把它里面存在的错误再次指出来。在我指出词中错误之前,请大家先看词的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我认为这首词里面一共存在十二个错误。
    错误一,违反文法。苏轼违反了哪条文章写作法则呢?违反了先写景后抒情,先记叙后议论这一条文章写作法则。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苏轼当年拿起笔以后,二话不说先在纸上写下了一串抒情文字“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错误二,不顾事实信口开河。存在这个错误的句子为“大江东去”。我为什么这样指责苏轼呢?因为网络电子地图显示,在苏轼充当团练副使的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长江总的流向是从西北到东南。在苏轼心中的赤壁大战古战场(今天的东坡赤壁风景区),长江水的流向是由北向南。
    错误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主语宾语搭配不当。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长江大浪只能淘尽居住在长江岸边的风流人物,无法淘尽其它地方的风流人物。要消除这个错误,可以把“千古”改为“两岸”或者“赤壁”。
    错误四说法不准确。什么说法不准确呢?长江大浪淘尽风流人物的说法不准确。为什么这样说呢?要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搞清楚苏轼这句话里的含义。苏轼想在这句话里表达的意思,我认为有两个,意思一是“数百年以后,三国时期的风流人物留在大地上的活动遗迹已经找不到了。”意思二是“这个结果是长江大浪淘洗造成的”。苏轼的说法正确吗?我认为意思一里的现象描述正确,意思二里的原因表述不正确。因为造成这个结果的真正原因有二。原因一,长时间的日晒风吹雨打虫蛀。原因二,人类持续不断的改天换地运动。一句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没有把风流人物留在大地上的活动遗迹消失的原因准确描述出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有另外一种解读法:苏轼在此处用奔流不息的长江比喻不断逝去的时间。长江大浪淘尽风流人物说的是如江河奔流的时间淘尽风流人物。如果这样解读这串文字,可以认为句子中没有我指出的毛病。可惜:一,这个比喻用得并不好。二,苏轼心里可能没有这种考虑。
    错误五,“大江东去”里用词不严谨,应当改为“江水东去”。因为一,由“河道”与“江水”组成的“大江”不等于“江水”。因为二,会“东去”的是“江水”,“河道”不会“东去”。
    错误六,睁着眼睛说瞎话。为什么说词中存在这个错误呢?因为苏轼笔下的千古风流人物周瑜活在苏轼心里,并没有被长江大浪淘尽。为什么苏轼会犯这个错误呢?因为他把风流人物和风云人物混为一谈了。被长江大浪淘尽的是风云人物,真正的风流人物,长江大浪是淘不尽的。
    错误七,偏听偏信,以讹传讹。存在这个错误的文字为“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赤壁大战古战场的位置,中学历史课本上的说法是湖北省赤壁市西北。因为二,黄冈市由于心虚只敢把苏轼词中的赤壁大战古战场命名为“东坡赤壁风景区”。
    错误八,错误以为“江山如画”和“一时多少豪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如果苏轼心里没有这个看法,这样写也是错误的。因为读者读了“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以后,会得出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
    错误九,“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对描写周瑜的雄才大略没有帮助,不如改为其它文字。
    错误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没有讲清楚神游故国和笑我的人是周瑜还是苏轼本人。
    错误十一,乱发议论。我认为苏轼在这首词末尾感叹“人生如梦”完全没有道理。因为一,从周瑜的事迹中,人得不出人生如梦的结论。因为二,苏轼心里人生如梦的想法可能原来就有,不是凭吊赤壁大战古战场以后才产生的。因为三,“人生如梦”四字没有把苏轼心里的感慨准确完整写出来。
    错误十二,“一尊还酹江月”里酹错对象。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苏轼站在长江边发思古幽情的时间是白天,那个时候天上没有月亮供它酹。因为二,苏轼应该酹的是他心目里的千古风流人物周瑜,不是江月。我猜测苏轼这样写是为了押韵。
    发现苏轼这首词中存在如此多的严重错误以后,我的心里产生了把它驱逐出语文课本的想法。希望我的这个愿望早日实现。
    为了帮助苏轼消除词里的错误,我费时费力对他的原作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我坚信我的修改稿准确完整地说出了苏轼心里想说的话。如果你不信,请往下面看。

       夏超润色版苏轼赤壁怀古

        原创 苏轼  修改 夏超

    一来黄州,就听说,三国赤壁在此。
    慕名探访,古战场,入眼尽是雄奇: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难怪争夺不歇。

    想到周瑜面对,重兵压境局,
    从容不迫,挥师迎战,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心中为己,干到头发白,
    未建功业,反陷绝境,
    感到万分沮丧。

           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六日 一稿
           二〇二〇年五月十六日 二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2

主题

293

帖子

2991

积分

UID
511836
最后登录
2025-3-29
发表于 2024-9-14 10: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云南
史。
收起回复
夏超 : 你认为夏超只能给苏轼唱赞歌吗?
2024-10-11 17:37 来自云南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3

主题

145

帖子

1686

积分

UID
515013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4-9-15 09:45: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云南
这是哪里冒出来的杠精居然能发彩色文字
收起回复
夏超 : 你的意思是,读者阅读古文的时候,只能叫好不能叫坏吗?
2024-10-11 17:36 来自云南 回复
昙天007 回复 夏超 : 主要是你的文化水准还不够资格叫,评价千古流传级别的诗词先认清自己的水平和咖位
2024-10-11 18:01 来自云南 回复
夏超 : 古文之所以流传千古,是因为作者出生早。
2024-10-16 15:22 来自云南 回复
夏超 回复 昙天007 : 朋友,只会跪在古人面前顶礼膜拜的民族有希望吗?
2024-10-16 15:23 来自云南 回复
昙天007 回复 夏超 : 数典忘祖就有希望了?上下五千年历史大浪淘沙留下的经典自有独到之处,不懂就乖乖学
2024-10-16 16:23 来自云南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421

帖子

1481

积分

UID
218615
最后登录
2024-10-21
发表于 2024-10-11 18: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云南
意境不在一个层次
收起回复
夏超 : 夏超是苏轼千年后的人,夏超超过苏轼理所当然。
2024-10-16 15:25 来自云南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1304 | ?????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