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经过我同意了吗?就生我?你生了我不会教育我,都是你们的错。” 对父母表现出冷漠、厌恶、反抗等敌视情绪,甚至在家摔砸东西、动手打人等等 看起来像是孩子情绪和行为的过激表现,但本质原因是孩子的幼时教育和父母对待他们的方式出了问题。
首先:折磨辱骂父母可能是孩子启动的心理防御机制,他们把对自己的恨意投射给了父母,试图用攻击性行为来震慑对方,从而保护自己。
第二:父母可能是导致他的元凶。当孩子意识到当下的痛苦与父母有着必然联系,而自己却没有改变的能力时,便会怨恨父母,就像怨恨自己一般,会在内心谴责父母从来不是真的爱他,只是为了控制他而爱他。当这种谴责不断强化,就变成了恨,然后恨又不断强化,最后变成了惩罚父母。
第三:孩子求助时父母没有理解。作为最亲密的家人,父母最可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孩子的异常信号,而在孩子出现变化、躺平、失去个人力量后,向外求助的第一对象肯定也是父母。但许多父母应对孩子情绪的不了解,他们要么责备孩子觉得孩子没事找事,要么不断用激将法来刺激孩子振作,得不到身边人理解的孩子心里会产生二次叠加性伤害,在爆发仇视,折磨父母情绪时,其实是在呐喊!
“我真正需要的东西你们都没给我,你们给我的我都不想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