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其他爱好   给苏轼《密州出猎》词改错
返回列表
查看: 43456|回复: 2

给苏轼《密州出猎》词改错

[复制链接]

338

主题

807

帖子

5256

积分

UID
438272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4-8-2 09: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给苏轼《密州出猎》词改错


                     夏超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密州任知州期间作的一首词。词的全文如下: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虽然这首词深受苏轼喜爱并为写出它而洋洋得意,但是在我的眼里,它不过是一首错误连篇的作品。这首词存在哪些错误呢?我认为存在以下十二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没有准确描述出苏轼密州出猎举动的性质。根据词里的文字,我认为苏轼的举动不是“狂”,而是放下政务像年轻人那样尽兴地玩。
    第二个错误,“左牵黄,右擎苍”犯了形式主义错误。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苏轼在写作这首词的时候,为了实现押韵目的把黄狗简称为黄,把苍鹰简称为苍。我认为这种做法万分不可取。我这样说的理由有三条。理由一,苏轼这样写给读者读懂他的作品制造了障碍,让注家向读者介绍他的作品时浪费了笔墨,让老师给学生讲课时多费了口舌。理由二,苏轼这种简化做法违反语法。理由三,如此行事得不偿失。
    第三个错误,“左牵黄,右擎苍”的说法既不合情理,又误导读者。为什么说这种说法不合情理呢?因为一,人骑在马上的时候不好牵狗。因为二,“左牵黄,右擎苍”是技术活,就算站在地上,苏轼恐怕也是想做做不到。因为三,牵狗擎鹰不是苏轼这个身份的人该干的事情。因为四,在千骑出猎这种场合,总指挥苏轼没有时间精力,也不会去牵狗擎鹰。为什么说这种说法误导读者呢?因为读了“左牵黄,右擎苍”以后,所有人都会得出苏轼本人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着苍鹰的结论。而实际情况可能是苏轼左边手下人牵着黄狗,苏轼右边手下人托着苍鹰。
    第四个错误,“为报倾城随太守”一句含义令人费解。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这七个字的意思,我读了几十年都没有搞懂。注家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为了报答全城士民的支持”。联系前后文来看,我认为这种解读法是正确的,苏轼心中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虽然我现在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但是我仍然坚持认为它有错误。因为如果把“为报倾城随太守”修改为“为了报答民支持”,则每个读者都可以做到一读就懂它的意思。
    第五个错误,“亲射虎,看孙郎”意思晦涩难懂。如果改为“学孙郎,亲射虎”则每个读者都可以做到一读就懂。我冥思苦想好几天都没有搞明白为什么苏轼在这里不用“学”用“看”。
    第六个错误,“学孙郎,亲射虎”的想法不合道理。因为苏轼密州出猎与孙权射虎不具有可比性。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苏轼密州出猎不仅人多势众,而且在出动之前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孙权射虎的时候不仅人手少,而且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第七个错误,“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的说法存在错误。因为苏轼像孙权那样射杀一只老虎报答不了全城士民对他的支持。
    第八个错误,信口开河。我为什么说苏轼信口开河呢?因为他没有挽弓射虎的本事却吹牛说要像孙权那样射虎。
    第九个错误,引用典故文字不当。苏轼在词里用了这样一个典故: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军吏,匈奴远避。匈奴某次来犯时,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冯唐认为处罚过重,请求文帝赦免魏尚过失。文帝于是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引用这个典故的时候,使用的文字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我认为这种写法错误,因为这九个字没有把苏轼心中想说的话准确表述出来。能够准确完整表述苏轼心中想法的文字,我认为应该是“何日圣上,派遣冯唐来?”
    第十个错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放在“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后面不妥当。为什么这样做不妥当呢?因为一,这样写前后文意思不连贯。因为二,苏轼在喝了酒,嘴里说“鬓微霜,又何妨?”心里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时候,不会在乎朝廷对他的不信任,心中不会产生希望皇帝像汉文帝那样做的念头。
    第十一个错误,“鬓微霜,又何妨?”中的“又”字用错。我为什么说“又”字用错呢?因为一,前面讲了一件事,后面再讲的时候才用“又”。因为二,此处应该用动词,不该用副词。
    第十二个错误,“会挽雕弓如满月”里的“会”字多余,应该去掉。因为“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才像酒后的豪言壮语。
    怎样改正苏轼词里的上述错误呢?我认为把词改成下面的样子就可以。不信请看:


         夏超版苏轼密州出猎
           (调寄江城子)


    锦帽貂裘穿戴毕,率千骑,上山岗。
    为了做到,尽兴玩一场。
    书生也学战士样,挽雕弓,射虎狼。


    酒酣豪气满胸膛:“鬓微霜,有何妨?
    若国需要,我掷笔地上,
    披甲佩剑摇身变,敌见逃,苏大将!”


    附苏轼原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日 一稿
            二〇二〇年七月二十三日 二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8

帖子

1150

积分

UID
477990
最后登录
2025-5-1
发表于 2024-8-2 17:43: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云南
这这这
收起回复
夏超 : 有啥奇怪的?苏轼是人不是神。是人就会犯错误。
2024-8-9 10:00 来自云南 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个字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1304 | ?????1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