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红&灵视+通感+冥合
注册时间2010-4-12
最后登录2025-5-2
性别男
在线时间3291 小时

- UID
- 2731
- 最后登录
- 2025-5-2
|
本帖最后由 李运祥 于 2024-1-28 09:41 编辑
影耕:从玉溪龙马山小石桥再出发……(散文)
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万寿寺》
小石桥,地处红塔区东北部龙马山山脉南段,东与江川县安化彝族乡毗邻,南与李棋街道接壤,西与北城街道相邻,北与昆明市晋宁县六街乡相接,区域总面积73.0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小石桥彝族乡有户籍人口6588人。
南诏及大理国时期,小石桥彝族乡境域属强宗部,后属步傍部、普舍部。1988年,改小石桥彝族乡。截至2020年6月,小石桥彝族乡下辖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小石桥村。玉溪红塔区一个彝族之乡,座拥玉溪东偏北最高峰龙马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居高临下,龙马山之颠,玉溪坝子,一览无余,如梦似幻:云下翠绿,只觉洒满幻觉,又充满感伤,空灵的韵味,浸满心头,轻妙的音符如同一袭晚风,轻推出上善若水的玉溪波澜,柔柔地荡漾着似水光阴,碧波漫卷,香气弥漫……但见一弯曲折的小石桥斜跨在龙马山上,对月梳妆,临山描眉,一笑嫣然。这时只需一丝薄风,伴着美梦就会飘在龙马山顶上……
那挂在龙马山巅的美丽,暗香迷人,沁人心脾,香气飘到那独自安静的角落,清心的旋律,宛如微风拂脸的声音。 好似那明朗的音符,散发出独特的气质,不庸俗,不烦不躁,清新柔柔地荡漾在山间,在村寨间碧波漫卷,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以一种处世不争的生命姿态,最纯美地绽放……
张本聪先生去年8月受玉溪市干部人才助镇兴村工作队队长孔施祥之邀与潘泉到小石桥乡拍火把节活动之际,闲聊中,与其一拍及合,今年成行——之后,在孔施祥的牵线下,与乡党委何书记进行交流,得到书记的全力支持,并由孔施祥起草了摄影艺术馆的建设方案,制定拍摄计划……
后,张本聪又邀约郭建林、冯琳、普文贵等摄友到小石桥拍摄。4个多月40多天,乐此不疲往返于小石桥,拍摄上千张照片,系统地记录了小石桥乡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他又从自己近40年来上万张的照片中挑选了196幅,围绕“从小石桥看世界”这一主题,组成了“俊俏小石桥”、“锦绣玉溪”、“七彩云南”、“大美中国”、“放眼世界”等5个版块,今天,在小石桥乡——“张本聪摄影艺术馆”开馆展览。
本月2月22日晚,从微信上收到张本聪先生发来的邀请函,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老本聪与小石桥乡兴建“张本聪摄影艺术馆”举办开馆仪式……我心里“咯噔”一下,疑问涌上心头,怎么会把一个“艺术馆”弄到小石桥?伴着疑问,经过相关介绍和张本聪在开馆仪式上的讲话,疑惑才渐渐解开。一幅心路历程的画面逐渐清晰……
原来,张本聪先生心有大爱,正如他在开馆仪式上的致辞所言:“……我就寻思,在有生之年能为乡村振兴做点事。乡党委政府给了我这个机会,圆了我回归乡村、回报乡村的梦。
承蒙乡党委政府的厚爱,聘请我们5人为特约摄影师。在这里我代表我们5人表个态,一份聘书就是一份责任,我们要把满腔的热忱投身于乡村广阔的天地,创作拍摄出更多乡村振兴的作品,为提高小石桥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建设美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鼓与呼!”他是把小石桥当作第二故乡,以艺术摄影赋能乡村振兴……
为此,我把他的此举归纳为“做事、做式、做局、做道”,表达出他的新境界,更是展现了出了他为人和摄影的本质和精髓。同时,开启了一个新的模式——艺术与现实结合并服务当地的新历程……
(未完待续)
(2024/01/27日草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