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文明玉溪   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展现元江新气象
返回列表
查看: 11971|回复: 0

[文明创建] 扎实推进移风易俗 展现元江新气象

[复制链接]

1018

主题

2344

帖子

1万

积分

UID
216450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3-12-2 14: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近年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正确导向和行为示范带动广大群众转观念、破旧俗、立新风,多措并举推动移风易俗,人情攀比、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得到有效遏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勤俭节约等文明风尚更加浓厚,文明乡风展现新气象。

强调研明标准。进村入户走访了解情况确定整治重点,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等现象,元江县乡镇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深入群众中间摸底调研,听取群众对治理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的意见建议。及时召开移风易俗工作座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座谈会进行研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推进移风易俗治理方案,针对红白喜事的办事待客范围、就餐桌数、饭菜标准等作出指导性规范;成立“红白理事会”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进行上门“服务”,提醒村民们从简操办等,切实推动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县人大常委会将元江县村规民约修改纳入年度重点议案督办,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元江县修订村规民约,并出台明确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指导性意见。

强宣传营氛围。坚持以正面宣传教育为主,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新风尚,着力营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浓厚氛围。一是抓好节点宣传,做到文明规定宣传全覆盖。利用赶集日、干部座谈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时间节点发放材料开展宣传,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创新方式,做到文明理念入心入脑。通过乡村百姓宣教队“文艺+”方式走村宣讲,利用农村喇叭广播开展双语广播、制作具有哈尼族特色的宣传视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为引导,让文明节俭办理婚丧事宜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其中,短片《一封家书》荣获玉溪市党员教育视频片观摩交流活动三等奖。三是推动文明实践,群众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引领者。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家书屋等阵地,积极引导群众参加移风易俗宣讲、文艺演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把“话筒”交给百姓,把“讲台”交给群众,让群众成为新时代文明的主动参与者、传播者。

强示范重引领。良好风尚的普及,离不开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大会、“万名党员进党校”暨送教进城活动给广大党员干部常打招呼、敲警钟,做好示范和引领。二是充分发挥德高望重的乡亲乡贤引领作用。通过乡贤结对帮扶,致富带头人严格执行规定,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示范,表彰命名两批“那诺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20人。强化规定执行树典型。充分发挥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及时对苗头人员说服教育,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的行为进行正确引导,通过严格规定执行,引导群众做文明风尚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强基础抓机制。移风易俗是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巩固拓展成效,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更需要建章立制。一是院坝协商聚合力。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的原则,通过协商听民意、合作聚共识,建立县乡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改革、树立文明新风的长效机制和县直部门长期帮扶指导移风易俗工作的联动机制,形成县乡“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二是建章立制抓融合。把移风易俗工作重心从注重外延发展向注重内涵提升转变,更加注重提高人的精神文化素养,与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和道德模范评选相结合,全面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三是以点促面抓落实。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基础上,将成效显著的那诺乡工作纳入县委全面深改试点,在元江县全面推广,以点带面,精准施策,狠抓落实,同时把移风易俗成效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点内容融入乡风文明建设的考核中,促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文明力量”。

[本文系云南省文明办、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报业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办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移风易俗”主题征文作品]

作者:伏占红 中共元江县委宣传部

来源:云南理论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44 |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