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8-12-29
最后登录2025-5-1
性别男
在线时间1 小时

- UID
- 438272
- 最后登录
- 2025-5-1
|
晏殊牛词烂得惨不忍睹
夏超
北宋词人晏殊的《浣溪沙》,是他作品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词。该词全文如下: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我早就读过这首词。以前读的时候,我只是觉得词句读着不顺口。可是昨天晚上,在用挑剔的目光审视这首词的过程中,我吃惊地发现,它里面竟然存在着多达七个毛病。
毛病一,文字不严谨。因为前两行词由四个名词组成,所以我们不难推定,晏殊在写这两行词的时候,存在用名词构成词句的企图。晏殊用名词构成句子的做法没有错,但是四个名词中,三个名词结构相同,仅仅有一个名词结构与众不同的做法我认为不可取。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一曲新词”“去年天气”“旧亭台”三个名词是偏正结构词,“酒一杯”是主谓结构词。因为二,这两行词读着拗口,听着逆耳,看着刺眼。因为三,把“酒一杯”改为“一杯酒”以后,这两行词马上给人文字工整的感觉。当然,“一曲新词酒一杯”和“一曲新词一杯酒”的含义不完全相同。如果“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原意为唱一曲新词以后喝一杯酒,“酒一杯”是不能改为“一杯酒”的。我之所以如此帮晏殊改词,是因为我断定该行词没有这个意思。
毛病二,大人提幼儿问题。晏殊这首词中存不存在这个毛病,大家读一读“夕阳西下几时回?”,想一想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清楚了。
毛病三,用词不准确。我认为“夕阳西下几时回?”中的“夕阳”应当改为“太阳”。因为晏殊眼里的“夕阳”西下再升起的时候,不是“夕阳”而是“朝阳”。用“太阳”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毛病四,文字前后顺序弄颠倒。存在这个毛病的句子为晏殊自以为得意的两句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词有没有我说的这个毛病,大家把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就明白了。如果懒动脑筋,请看现成的译文:“美丽的花儿要凋谢,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旧时的相识。”我断定这两行词存在文字前后顺序弄颠倒毛病的根据有二。根据一,从事件发生时间顺序看,触景(见花落、燕归)发生在前,生情(叹无可奈何、似曾相识)在后。根据二,从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看,触景为因,生情为果。
毛病五,无病呻吟。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看到燕子的时候,人的心里一般不会产生燕子似曾相识的想法。
毛病六,违反章法。这首词违反哪条章法呢?下片先议论后记叙违反了先记叙后议论的文章写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议论文字,“小园香径独徘徊。”为记叙文字。
毛病七,选取要表现的生活景象不当。词开头既然说作者在亭子里喝酒赏景,那么按理来说,整首词描写的内容只应该是作者在亭子里的见闻和感想。我认为词的末尾来一句“小园香径独徘徊。”万分不妥当。
这首词的正文只有四十二个字,这么短小的文章里存在七个毛病,连我都觉得有点意外。我敢说,在九泉之下读到这篇文章以后,晏殊都不好意思反对我说他这首词烂得惨不忍睹。
怎样改正词中的上述七个毛病呢?我认为把原词修改成下面的样子就可以。
夏超润色版晏殊《浣溪沙》
原创 晏殊 修改 夏超
一曲新词一杯酒,
去年天气旧亭台,
一个词翁独感伤。
一伤花瓣被吹落,
二伤春天将过去,
三伤寿命减一年。
二〇一八年一月三十日 一稿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五日 二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