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玉溪供电   人间至味菌子香
返回列表
查看: 14660|回复: 0

[玉电关注] 人间至味菌子香

 关闭 [复制链接]

1972

主题

2567

帖子

1万

积分

UID
229694
最后登录
2025-4-30
发表于 2023-8-31 10:1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杨海洁

    似乎早有约定,菌香给多雨潮湿的故乡,重新赋予了一种怦然心动的期待。几场大雨后,菌子便如同春笋般破土而出,如汪曾祺先生笔下描述的:“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菌子的气味。”

    “菌子季”是云南人的词典里最浓墨重彩的一页,从6月开始直至11月,这是滇中大地起伏律动的季节,是舌尖与味蕾的激情碰撞的季节。据统计,云南野生菌种类多达900种,占世界野生食用菌种类的36%、占全国的90%,无论是种类,还是产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野生菌属于“山珍”,但在我的家乡,菌子并非“物以稀为贵”,而是寻常人家的菜肴。这个季节只要你走进任何一家饭馆,五花八门的菌子让你眼花缭乱。至于炒菌的烹饪法,借用一句经典台词:“高端的食材不需要太多的配料”,只需简单搭配一点青椒或干椒、花椒、蒜片和盐即可。但切菌时刀功要好,切得薄,多放油,中火慢炒,如此,便做成了一碗美味的菌子。一家人围坐一起,美美地品尝来自大自然的馈赠,便足以慰藉生活中那些琐碎的疲惫。

    云南人格外爱吃菌,妈妈曾经和我说,你不认识的菌千万不要去碰触,炒菌时一定要炒熟炒透,严格遵守这些就可以大快朵颐了。

    在我所在的小城玉溪元江,吃菌的首选之地当然是青龙社区了,这里的菌有独特的菌香,价格也比其他地方高一些,虽然离县城足有三十多里,但人们依旧舍近求远开着车去吃菌。菌季这里餐饮业的火爆,让你无法想象,如果遇到饭点,吃饭的人络绎不绝,你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边在桌前喝茶嗑瓜子边等待,直至饥肠辘辘,随风飘散过来的菌香吊足你的胃口时,店家这才上菜。不过一会儿看着满桌色香味俱全的菌,等待都是值得的,满桌子的菌子:爆炒牛肝菌、青椒奶浆菌、酸菜煮黄牛肝、干椒见手青……再点上腊肉和几个小菜,总算没有大老远白来一场。

    青龙社区的厨师们炒菌的厨艺地道精湛,他们懂得什么菌配什么料,什么菜如何让食客吃了忘不了,稳稳地摸清了食客们的口味。食客众多,但店家做每一道菜绝不敷衍,放足了佐料和配菜,因此前来吃饭的都是回头客。

    吃完菌子,更重要的是逛菌市,早早去山里捡菌子的人,背着背篓,提着竹筐陆续下山,她们必须把当日的菌子卖掉,换成钱才踏实。许多人家专门靠捡菌养家糊口,小日子过得很富足。

    菌市场通常是嘈杂的,从不同地方蜂拥而来的买菌人,操着不同的口音和卖家讨价还价,有些称斤卖,有些估袋卖。买菌时你要有足够的鉴别能力,有些生意人摸准了买家喜欢青龙菌,他们从其他地方倒卖过来冒充青龙菌,以此赚些差价。但根据多年的买菌经验,我十拿九稳不会买错,其秘诀一是用鼻子闻是否有浓郁的菌香味,二是看卖家的着装,看鞋面有没有沾着泥土,真正的捡菌人有着接地气的土味。因此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买过冒充的菌子。

    捡菌、吃菌、买菌,这些如数家珍的菌事,云南人了然于心,这份美食记忆也许外地人永远读不懂。菌季里,这种保持着最原始魅力的山珍,像忠诚的信使,传递着一代又一代关于“吃”的智慧和学问,也隐藏着独属于云南味道的密码。

    (作者单位:云南电网公司玉溪元江供电局)

    栏目:CSG生活百味

来源:南方电网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7 | ?????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