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8-12-29
最后登录2025-5-1
性别男
在线时间1 小时

- UID
- 438272
- 最后登录
- 2025-5-1
|
给杜牧改两句诗
夏超
唐代诗人杜牧劝西楚霸王项羽放弃自杀打算的《题乌江亭》绝句的后面两句,我是在电视诗词节目中知道的。可惜我慕名拜读原文以后,吃惊地发现,这首诗的前面两句写错了。
在我指出其错误之前,请大家先看杜牧原诗。
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这首诗的第一句错在哪里呢?错在词不达意。不信请看译文: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能以胜败论英雄。看着这个译文,我的心中一万个不服:“从‘胜败兵家事不期’这七个字里,我们读得出译文中的意思来吗?”我断定这句话是一个病句。因为读者从中啥意思也读不出来。我敢说,杜牧想通过这句诗表达的意思,只有他本人知道。
第二句诗里的错误有两处。一是生造“包羞”一词。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这个词我仅仅在杜牧这首诗中见过。因为二,后人没有像杜牧这样用“包羞”,证明他造的这个词,其他人并不认可。二是“包羞忍耻是男儿”的说法错误。我的观点对不对,大家看一看张学良在“九·一八”事变时的表现就一清二楚了。日本军队在1931年 9月18日晚间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的时候,不仅人数少,而且手里只拿着轻武器。可是在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下,有枪有炮的东北军选择了杀不还手。这一幕令日本士兵几十年后仍然感到困惑:“为什么中国军人会任人宰割?”毫无疑问,杀父血海深仇都不思报的二十万大军统帅张学良不仅做到了“包羞忍耻”,而且做得十分到位。可是他是男儿吗?杜牧要是活到今天,我想他也不会认为“包羞忍耻”模范张学良是男儿吧?
怎样消除上述两句诗中的错误呢?我认为正确的做法是把全诗改成下面这个样子:
题乌江亭
哪个兵家没败过?项王何必羞愧死?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顺便说一下,我完全不赞同杜牧“如果项羽不自杀,还可以卷土重来”的说法。我没有修改后面两句诗是因为我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帮助杜牧把他心中的意思完整传达给读者。一言以蔽之,我是在按照杜牧的原意改诗。
二〇一七年十月二十九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