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8-12-29
最后登录2025-5-1
性别男
在线时间1 小时

- UID
- 438272
- 最后登录
- 2025-5-1
|
给刘禹锡《乌衣巷》诗改毛病
夏超
因为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世事变迁的绝句《乌衣巷》流传广泛,所以我不仅几十年前就读过,而且今天仍然能够出口成诵。不信请看我默写的《乌衣巷》: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虽然所有的专家学者都对这首诗赞不绝口,但是在二〇一七年底的某天晚上,我还是在从电视上听到这首诗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它里面存在的三个毛病。哪三个毛病呢?
毛病一,首行溃不成句。为什么说“朱雀桥边野草花”不是一个结构完整的句子呢?因为它由一个名词性词组“朱雀桥边”和一个名词“野草花”构成。读到这里,有的朋友可能会说:“为什么此处非得用结构完整的句子?不能用名词性词组组合?”如果有朋友这样问,夏超的回答是:“因为只有这样,第一第二行诗句的意思才连贯。这两句诗读起来才顺口。”
毛病二,前两行诗句结构怪异,给人留下的观感差。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一联七言诗前六个字对仗工整,最后一个字对仗不工整的结构让人看起来觉得美中不足,非常别扭。
毛病三,刘禹锡把他看到的燕子称为“旧时王谢堂前燕”的说法既荒谬,又武断,简直是在信口开河。我实在搞不懂刘禹锡认为他眼前的燕子是“旧时王谢堂前燕”,不是“旧时百姓堂前燕”的依据是什么。
怎样改正以上三个毛病呢?我认为把原作修改成下面的样子就可以:
乌衣巷怀古
朱雀桥边野草盛,
乌衣巷口夕阳残。
旧时王谢名下宅,
今日寻常百姓家。
当然,刘禹锡这首诗的改法不止一种。如果有朋友想把它改为其它文字,也是可以的。
二〇一八年一月二日 一稿
二〇一八年一月四日 二稿
二〇一九年八月二十七日 三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