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0-10-25
最后登录2025-5-3
性别男
在线时间378 小时

- UID
- 8764
- 最后登录
- 2025-5-3
|
看见,勐海(六十) 对于一些历史的东西,向来都持批判的态度:它们大多都是由胜者站在至高点上来描述的,因而更喜欢理解为充满神奇色彩的历史故事。
勐海县有个叫勐混的地方,跟玉溪的三乡六镇一个行政级别。沿昆洛公路经勐混一路南下再跃过打洛江就是缅甸:抖音刷到的割你腰子,电话骗你钱包,小姐姐,红色小药片,澳门什么什么的就是在那里每天上演。从百度三维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沿着平缓的勐混一路向南,可以直抵泰国,一个充满异域色彩的国度。
勐混很小,除了肉眼可见的大坝子周围都是连绵平缓的山,它更像一条狭长的带子连着两个不同的地方,这对于很早很早的那个时代来说,勐混是个会让一些有想法的人都会惦记的地方。
史书上说,景洪是正统傣族聚居地,但我更倾向于这个正统是由三条线一路北上后才在景洪这个更大的坝子聚起来的,勐混是其中一条,另外两条是大勐龙和勐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勐混有座塔叫勐混大白塔。史书上也说过:唐大历年间(七七七年),由基达和尚始建。二十世纪初,由阿戛玛尼、帕雅.江达翁重修。一九四九年后,由召玛哈丙(捧玛翁沙)重建。一九八五年后由岩比再次组织重建。早些年,听到一些傣族老人说过同样的一个事:有个英国人沿泰国一路北上,来寻找这“勐混大白塔”。记住,这个英国佬是一路北上而不是一路南下。后面还陆陆续续的有老外来寻找这个勐混大白塔。
他们都好像遵循着某种迁徒路径寻找到了“勐混大白塔”,至于景洪的总佛寺则是充满不屑。因为“勐混大白塔”代表更多的是迁徒路上的一个转折点:他们以此为据点,让探索更宜居的地方成为了一种可能,这从时间节点上充分说明“勐混大白塔”更略早于总佛寺。至于为什么澜沧江以北就鲜有大面积傣族聚居地,极大可能是这江就像《西游记》里面的通天大河横在了孙猴子面前,你再有通天的本领也仅局限于把唐僧这家伙给弄了给过去。
当时他们确实是遇到了极大的难处才阻挡了他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向往!暂且沿江而居,等待更适宜的机会再去争取。
2019年1月。
当时谋了份开车的活儿,勐海各个乡镇的跑。有次去勐混,在车上就听到了一个叫玉的女人讲,她们祖上很富有,因为他们家有个马帮,专业运盐和茶叶,慢慢积累了很多的家当,其地位仅排在“土司”之后。“勐海大白塔”就是他们家翻建的。
这是经她该不知从何时算起的爷爷辈们亲口传下来的,后因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从此家族落败。听她讲,土改前家里的钱都是丢在黑漆漆的蚊帐上面,压的睡觉只能爬进去......她从小就笃定:钱是可以让绝大多数人变得很有气质的!
“勐混大白塔”一下就让我觉得有血有肉起来。
至于现在为什么只提“勐混大白塔”而没有周边更具说服力的其它不会说话的东西存在呢?这个我也说不上来:它可能会因为某种至高点的束缚而隐入尘烟,也可能是因为时间这把刀慢慢的给消失贻尽了。
历史嘛,它是会随着时代慢慢演变的。
写这个东西的时候,还特意翻看了一下19年写的日志,校正了一些文字上的措词,让它看起来更加像那么一回事。稍有遗憾的是不能给楼友提供一张图片,不过定有机会给个交代的。
最近一个月,有些动荡。光玉溪就回去了两次,每次都去五六天,余下的时间就光糊口了,所以楼友让讲讲“勐混大白塔”的事就一直拖着。塔,在很多人眼里就像信仰一样存在。这东西拿捏不好就会让小编给毙了。要是这楼友有机会来版纳,棍子定约你在勐海的烧烤摊上就着点小烂洒让你听的通透......
瞧!棍子约你了,你会来么?迷仙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