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科学技术协会充分发挥部门优势,着力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科学实践能力,全力打造“蓓蕾科普行动”工作品牌,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助推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建好科普教育平台 市科协积极建设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建成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3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4个,科普示范学校20个;建成县乡实体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互为融合的现代化科技馆体系。在农村、社区、学校投入资金4520万元实施5万元以上各类科普惠民项目近300个。 另外,市科协利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工作有效落实,为青少年提供了科普知识学习平台,激发了青少年的求知欲和对科学奥秘探索的浓厚兴趣,增强和拓展了青少年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为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奠定了基础。积极开展e站建设,建设校园、乡村、社区e站电视专区627个、专属科普中国e站410个。 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市科协将科普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以“请进来”的方式,聘请66名科技人才、科普工作者等参与学校课后服务。邀请科技工作者到学校开展科普知识讲座、讲述科学故事等活动15场。市教育体育局和市科协联合每年组织1期提升教师课后服务能力培训班。以“走出去”的方式,有计划组织学生到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体验科学”“田间劳动”等场景式、互动式、探究式科普教育实践活动11场。充分发挥线上科普宣传作用,在全市58个校园e站开设“青少年科普”专栏,向青少年推送科普资讯200余篇。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科普公益”线上培训活动,全市9个县(市、区)有36所中小学校7872名中小学生参与,2022年,累计开展各类科普活动17场,参与青少年1.8万余人次。 此外,市科协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作用,依托中国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现有展品资源和展教理念,打造校外第二课堂。组织开展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进社区联合行动,到北城中心小学、紫艺社区等完成流动科技馆巡展和玉溪市科普大篷车巡展活动,2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的1.35万名少年儿童受益。 参加科普赛事 市科协以科技竞赛为动力,采取以赛促学、学赛结合方式,推动课后服务产出转化为科普科技竞赛成果。 市科协举办玉溪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征集到各类参赛作品565项,评出市级奖327项。由红塔区教育体育局、红塔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首届“红塔杯”青少年机器人大赛,5所学校共1500名学生参与校内选拔赛,决赛阶段有16支队伍共128人参加。 同时,市科协积极组织参与上级科普赛事。组织各中小学学生参加第36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级奖项24项。在2022年举办的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云南省竞赛中,24人获省级奖项。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云南省赛)中,玉溪代表队获得旋翼编程挑战赛一等奖、蜂群舞蹈编程赛二等奖、个人飞行赛XGF三等奖、团队拼力飞行赛XTJ二等奖,王耀军、钱向涛2名科技教师获优秀教练员证书,市科协获评“优秀组织单位”。今年8月,在江西赣州举行的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玉溪代表队斩获旋翼编程挑战赛一等奖1个、蜂群舞蹈赛三等奖1个。(玉溪日报通讯员 冷健康 吴炫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