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坚守 重拾幸福
李树仙,女,汉族,群众,初中学历,1964年8月生,现年56周岁,居住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高仓街道梁王坝社区四组(上牟溪冲)。其三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照顾年迈体弱的公婆、辛苦抚养一双女儿成长成才,一直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守护相助、患难与共,用爱的坚守,让曾遭重创的家庭重新洋溢满满的幸福。她的故事也在美丽的上牟溪冲家喻户晓。下面,我就给你讲讲李大姐爱和坚守的故事。
在红塔区高仓街道梁王坝社区上牟溪冲四组,有这么一位普普通通却感动无数人的的妇女——李树仙,她以自己的善良、淳朴、坚忍的良好品质,凭着对家庭的责任和对亲人的挚爱,用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年华,书写着孝老爱亲的人生履历。
一、天降不幸,打破幸福
1985年,李树仙和丈夫姜春林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并拥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夫妻一起打拼,日子过得甜甜蜜蜜。 原以为日子可以一直这么幸福下去,但世事难料,在1990年修建小山坝工程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李树仙家陷入了绝境,丈夫的妹妹不幸离世,公公的腿脚落下了顽疾,而丈夫经过几个月的治疗后,虽然保住了生命,却成了植物人……这犹如晴天霹雳,原本幸福的家庭被打破,家中的两个顶梁柱倒了下来,如何挣钱养家,如何照顾重病的丈夫和公公,如何抚养年幼的孩子都成了她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时候,小女儿刚1岁,大女儿也只有3岁,看着嗷嗷待哺的两个女儿,看着病床上静静躺着对自己毫无回应的丈夫,回想起事故发生前幸福甜蜜的日子,李树仙百感交集,在接下来的人生中,所有的重担和希望全压在了这个柔弱的女人的肩上。
二、坚强生活,拼搏未来
面对这一系列打击,李树仙坚强地挺了过来,她勇敢地挑起了全家人生活的重担。她每天起早贪黑,白天自己一个人下田间劳作,原本有丈夫陪伴,不仅有人作伴,而且活计很快就能做完,但现在她只能自己默默劳动,在农忙时,别人家一天的活儿,她可能要干三天才能忙完,她很疲惫,但是她恨不得一刻都不休息,因为她的公婆、丈夫、孩子还在等着她。结束一天的劳动回家,她操心着一家老小的吃饭问题、孩子的生活、学习问题,同时要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擦洗、按摩……一次次进城帮腿脚不便且有心脏病的公公买药。
李树仙无怨无悔地照顾着这个家庭,丈夫倒下了,她就是顶梁柱,为这个家庭撑起了一片天。“皇天不负有心人”,五年后,经过李树仙的悉心照顾,丈夫奇迹般的苏醒了过来,偶尔还能在床上靠坐一会儿,与李树仙聊聊天。为了让丈夫早日恢复,她想尽了一切办法,经过多方打听,为丈夫做了一个帮助行走的铁架。经过她不断的帮助鼓励及丈夫的坚持锻炼,尽管还不能行走,但丈夫已经可以扶着铁架解决大小便了,受长期病痛而压抑的心情也逐渐开朗。
生活压力在李树仙的不断努力下得到了减轻,但新的更大的压力接踵而至——两个女儿的上学费用。虽然家庭困难,但李树仙还是想让孩子上学,想让孩子学习更多知识,“知识改变命运”。理想是美满的,但是两个孩子的学费如何凑足,是现实最大的阻碍。多年来的呕心沥血,也只是勉强支撑住这个家庭,好似无论她怎样努力,都无法填补这一切费用开支。“上天在给你关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了解到这一情况,从小组到社区,各级政府领导都在尽最大的力量帮助她,想方设法为她们家寻求援助,生活物资上、金钱上……同时与学校沟通,免除了李树仙两个女儿上学的一应费用,让她们得以顺利上学,健康成长。
“生活总是一直在考验我们,总是在你以为苦尽甘来的时候给你迎头一击”。常年的辛苦劳动,给李树仙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她患了腰椎增生,每天都腰腿疼痛、麻木,痛苦不已,到处打针吃药。好不容易有了起色的丈夫,却又患上了脓毒败血症,每天都高烧不退,在市人民医院治疗了半个多月,医生最终还是无能为力。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他们选择出院回家,回家后继续由子女们买针水来为丈夫打针。也许是子女的孝顺感动了老天,也许是老天也被这一家坚强对待一切苦难的意志所折服,李树仙的丈夫再次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三、苦尽甘来,回报社会
经过李树仙一家人的不断努力,加上国家“低保政策”的帮助,以及政府的帮助,李树仙的两个女儿都考上了中专,然后有了很好的工作,家中也盖起了楼房,李树仙则还是忙里忙外,照顾丈夫,孝敬公婆,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如今,她的两个女儿都已成家,各自有了家庭,生活慢慢富裕起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有重要影响作用的老师”,两个孩子从小看着李树仙对长辈的孝顺、对生病丈夫不离不弃的照顾、对女儿用心的教导长大,在这榜样熏陶中,她们自然也成长为了懂得孝老爱亲的好孩子。她的大女儿嫁了出去,大女儿和女婿都非常孝顺,平时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家看望长辈。她的小女儿留在了家里面,招婿的儿子也非常孝顺,有能力,而且她们夫妻现在还在自主创业,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子女孝顺,儿孙绕膝,家中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幸福,李树仙也不用像以前那样拼命干活了,每天只用做做饭,照顾一下丈夫,带带孙子,孝敬一下公婆,算是苦尽甘来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李树仙一家一直念着政府的恩情,念着多年来大家的帮助,她们一直希望能够回馈社会,让更多的人享受到这份爱的“传递”。
现在李树仙一家义务管理着房屋侧面的绿化带、房屋前面的小花园,从门前进入庭院,种植多种花卉、绿化树,庭院内有各种漂亮的盆花,院内不随意堆放杂物。屋内整洁美观,无卫生死角,厨房、厕所物品摆放整齐,一家人也一直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习惯,不铺张、不浪费。从政府倡导农村美丽庭院门前“三包”以来,李树仙一家人积极配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中的“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工作,用实际行动为促进美丽庭院作出了巨大贡献,李树仙因此被社区评为“家庭美德(孝德)人物”,并于2019年被玉溪市妇联授予“最美家庭”荣誉称号。
以上便是李树仙的先进事迹详细材料,有限的文字,道不完李树仙为家庭带来的力量,诉不尽李树仙为社会塑造的道德榜样影响力。李树仙用一生在践行“孝老爱亲”、“感恩勤俭”,她的坚韧不拔,顽强拼搏为家人撑起了一片幸福园,也为这个社会树立了优秀的新时代女性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