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文明玉溪   第七届玉溪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峨山县柳春
返回列表
查看: 10091|回复: 0

[道德模范] 第七届玉溪市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峨山县柳春

[复制链接]

1300

主题

2218

帖子

1万

积分

UID
343689
最后登录
2024-7-31
发表于 2022-5-1 14:2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心若圆满,一切便是幸福
——彝家孝老爱亲好儿媳柳春


说起柳春家的事儿,早就成为了当地孝老爱亲的一桩美谈。在老一辈人眼中,柳春不仅是勤俭持家的彝家好媳妇,也是勤劳致富的好姑娘。在年轻一辈口中,有人说她是最苦的媳妇,也有人称她是最幸福的妻子。而柳春认为,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演绎着一个平常人,再平常不过的点滴亲情事儿。她总是笑着说:“心若圆满,一切便是幸福”。


虽说是普通人,但是二十多年来,她守着风雨飘摇的小家,为“特殊”的家人倾注了全部的心血,这绝对不是普通人能够轻易做到的。二十多年来,她苦心经营着不算富裕却幸福、和谐、温馨的婚姻,收获的爱与恩情也是很多普通人求而不得的。


一、她是勤俭持家的彝家媳妇,也是勤劳致富的汉族姑娘
1999年,家住楚雄州大姚县的柳春来到了峨山县塔甸镇和李飞铸就一段好姻缘。当时,公公婆婆下岗,柳春毫不犹疑地拿出了在深圳打工攒的9800元钱给公公还车贷。 为了生活,夫妻二人便租下镇上农机站的铺面经营小吃店。那时候的柳春,对餐饮一无所知,从头开始学习配菜、颠勺等炒煮等技巧。2002年,为了满足和奶奶、小叔子全家四口的居住需求,家里开始建新房。当时,柳春1米5的小个头,只有80多斤重的她,为了节省筑建费用,仍旧挺着弱小的身板和丈夫李飞一起推车、拉石砌墙,一个抬,一个推,一人提砂浆,一锄头一锄头的挖、一块一块的贴瓦砌砖历经千难才建成了在塔甸的第一个完整的新家。2012年,小吃店关闭,柳春又转家居用品店,主营家具和窗帘。那时,不会“打窗帘”的柳春常常趁着去昆明进货的时候“偷师学艺”,用老式缝纫机一针一针地跟着学,从选料、裁布、打边···柳春学得认真细致,很快就熟练掌握的“打窗帘”的技巧,小店生意很快步上正轨,小日子过的越来越好。2019年三月份,一家人高高兴兴在峨山买了新房。


除了经营好家居用品店,老人和孩子也备受柳春的关爱。每个星期,柳春都会和李飞回一趟老家,贴补家用。过年了,就给公公婆婆每人添置两套新衣。同时,对儿子李丰兆的教育也丝毫不含糊,柳春总是教导他“做不了大事没关系,但是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要成为了一个诚实、善良的人。”假期里,柳春二姐的孩子来家里,回家都跟爸妈说跟小姨学到了很多好习惯:洗脚以后要清洗袜子、洗完澡要自己洗内裤、吃饭要荤素搭配、吃完饭要和长辈打招呼···李兆丰更是学到了妈妈的勤劳、实诚的品格,早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他就学会了做饭、收家、整理内务,家人外出办事早出晚归,儿子就在家里做好饭菜等着爸妈回来。


二、她是小叔子最信任“阿美”,还是奶奶最爱的“阿囡”
2002年嫁入李家的柳春多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奶奶。李飞的弟弟李兵三岁由于医疗意外导致耳朵失聪、丧失言语功能,被诊断一级聋哑人。一直以来,李飞照顾着小自己9岁的弟弟李兵和年迈的奶奶。后来,李飞成家了,年仅17岁的李兵多了一个大嫂,年近80岁的奶奶多了一个孙媳。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虽然生活磕磕碰碰但也过得其乐融融。


早些年前,家人没有放弃治疗聋哑的机会,一有时间就带着李兵到处跑,治耳朵、看舌头······柳春每天除了打理店铺、照顾奶奶的起居,就是教小叔子说话。带着李兵一遍又一遍练习“a、o、e”发音,还自创了一套手语,让小叔子学会用简单的手势进行日常的交流。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的李兵却能清晰喊着柳春“阿mei”(大嫂)。虽然生理存在缺陷,但是双手健全的李兵和哥哥一样勤劳肯干,不愿意拖哥嫂的后腿,每天在小吃店里帮忙炒菜、端盘、洗碗、打扫,尽自己所能跟嫂子分担重活、累活。


2017年李兵结婚了,妻子李晓桃是一名轻度智力残疾人。两个生命残缺的人相遇了,多少令人唏嘘不已,但他们体面周到的婚礼却让很多村里人羡慕不已。结婚后的两人便住进了新房,新房里还有崭新的家具、电器,崭新的窗帘和温暖的床褥、被套。小叔子的这场“体面”的婚事,柳春和李飞准备了整整5年。早在2012年,为了让小叔子讨上媳妇,柳春和李飞倾尽全力筹集了9万块钱对老家进行新修,建成了李兵成婚的新房。小叔子订婚以后,柳春就精心挑选家具,亲手制作新房用的窗帘,选购上好的床上用品为小叔子结婚做好一切准备。光阴冉冉,这对新人在哥嫂的恩泽下,2019年,李兵和李晓桃有了自己的孩子。可喜的是孩子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可愁的是李晓桃精神状态不稳定,李兵听、说困难,孩子的养育问题怎么办?李兵虽然不会说话,但是他深知一个好的教养环境对后代有多重要,孩子一出生,他便开始焦躁不安,频频和妻子发生争闹。把一切看在眼里的柳春矛盾了,她产生了代养孩子的想法,却又迟迟没有开口。一方面柳春担心自己17岁的儿子会因此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她身为女人,实在不忍剥夺一位母亲照顾子女的权利。可没想到的是儿子李兆丰却主动找柳春谈了收养这件事儿,想要当侄女的“亲哥哥”。听着儿子包含爱与大义的言语,柳春似乎明白了什么,一股暖流流进心田。最终,柳春夫妻俩儿决定等孩子三岁后就代养孩子。


2008年,李飞 89岁的奶奶去世了,走的无病无痛。回忆起奶奶,柳春永远不会忘记她和李飞结婚的那一年,奶奶用自己大半辈子的积蓄买了一对耳坠子和一对鸳鸯枕头作为新婚礼物送给了柳春。因为这对耳坠子和鸳鸯枕的恩情,柳春尽心尽力地照顾了奶奶8年。8年的时间里,柳春每天给老人做饭、打扫房间,每晚紧紧牵着视线不明的老人上厕所,每月为老人清洗床单被套,偶尔老人吃坏了东西,把粪便拉在床上,柳春也是亲手收拾整理。奶奶把她当成了亲生的孩子,亲切的唤她“阿囡”,在柳春悉心的照顾下,奶奶一直以来身体康健、性格开朗。


二、她是最苦的媳妇,也是最幸福的妻子
村里人的老人每每谈到李家远嫁而来的媳妇柳春,脸上虽有赞叹之色,但也不免面露苦涩,毕竟一个身材单薄的女人操持家务十多年,其中的酸甜苦辣老人们最能感同身受。但在很多年轻女孩眼中,柳春二十年依旧恩爱如初的婚姻让人羡慕不已。  


2001年,柳春和李飞因一见钟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李飞深知家中大小事务、照顾老小的重担压在了妻子身上,他更加勤勉肯干,学习泥水活、水电、安装,烤酒。除了和柳春一起经营小店,一个人还打着好几样散工添补家用。2003年,李飞身患急性鼻炎导致头痛难忍,柳春一个人经营店铺,一个人照顾襁褓中的孩子,还要背着娃去县医院照顾丈夫;2012年那年,为了帮小叔子修缮房屋讨媳妇,夫妻人拿出4万块的积蓄,又咬牙借贷5万块钱,柳春为了尽快还清贷款,长期坐在店铺子里打窗帘导致腰椎变形。一次又一次的困难在他们的婚姻里似乎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棵稻草,反而成为了感情的粘合剂。爱情给予了柳春远嫁的勇气,而婚姻却赋予了她生存、生活、幸福的力量。


这二十年里,夫妻二人大事小事有商有量,有困难携手面对。这二十年里,李飞每天为柳春修剪指甲、洗袜子从未停过。他们经常营造一些生活的小浪漫来调剂生活的苦涩,或是一束李飞自己亲手栽种的玫瑰花,或是一盆惹得柳春鼻炎直犯的香水百合。闲暇时,摆上小蛋糕、准备好红酒,又是一场烛光晚餐。想念楚雄老家了,李飞二话不说就带着柳春回家探亲。大多数人能看见的是,一个男人对妻子竭尽全力的宠爱,但是大多数人看不到的是,宠爱的背后是妻子超出常人想象的付出。这是属于柳春的一段路,且苦且甘且长且短,这是一名妻子、一位大嫂、一个彝家好儿媳的路,就像柳春说的那样:心若圆满,一切便是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44 |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