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嘉琦,女,汉族,易门县铜厂乡中心完小五年级班的学生。入学至今,一直担任班里的班长、中队长。读铜厂完小的五年来,她诚实守信、孝敬长辈,尊敬老师、关爱他人,勤奋刻苦、锐意进取。她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伙伴,父母的好女儿、社会的好公民。
一、孝心小天使 费嘉琦同学出生在普通家庭,年老的爷爷六十多岁了,身体一直欠佳,常年需要就医,给这个普通的家庭增加了较大的生活压力。父母只好一边打理田地,一边不得不外出打工以贴补家用,妹妹今年又在幼儿班上学。很多时候,父母都不在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费嘉琦一边上学,一边还得照顾爷爷、妹妹,每天放学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煮饭,洗菜,帮爷爷按摩捶背,递水送药,很是贴心;做完功课,又给妹妹唱歌、讲故事,陪爷爷和妹妹聊天,逗他们开心,很是孝顺。
二、爱心小好人 尽管生活过得比较艰辛,生活中的费嘉琦却是一个富有爱心、阳光灿烂的小女孩,在学校开展的各种献爱心活动中,她总是会第一个站出来,拿出自己积攒多年的压岁钱慷慨解囊,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捐款捐物;同时,她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去敬老院给奶奶们梳头捶背,给爷爷们唱歌讲故事;周末一有空,她还喜欢跑去村里的孤寡老人、皮影戏传承人王大爷家,帮王大爷扫扫地、洗洗衣服等。可以说,她走过的地方,一路洒满温暖阳光。
三、学习小能手 费嘉琦对待学习一丝不苟,富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上课时,她专心听课,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敢于提问,大胆质疑,课堂上总能听到她独特的见解。课后,她经常与同学一起探讨学习上的问题,耐心细致地为同学讲解难题。每天早上,她很早来到教室,打开窗门,带领同学们读书;每周的主题班(队)会活动,很多时候老师刻意地让她来主持。课内课外,费佳琦都是学习的小能手,老师的好助手。
四、皮影小传承人 费嘉琦同学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兴趣爱好广泛,她经常去学校图书室看书、去学习声乐朗诵、去参加比赛……校内外的学习、活动常常忙得不亦乐乎。有意思的是,刚好他们村的王大爷是铜厂彝族乡皮影戏的传承人。小小的皮影,浓缩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特色,在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许是上天对这个小不点的恩赐,或又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吧,这又给了费嘉琦一个学习经典、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总之,或许是费嘉琦经常给王大爷洗洗刷刷,又或许是费嘉琦的死缠烂磨,王大就好答应教她皮影戏得要求,只不过叮嘱她学皮影戏不准影响学习。王大爷为了帮助费嘉琦了解皮影文化、感受皮影艺术,手把手的教她学习皮影制作,表演皮影戏的技巧,唱功等等。
于是,本着经典文化后继有人,经典文化咏流传的目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组建了乡村少年宫皮影戏活动小组,还特意安排费佳琦为皮影戏小组组长,每逢周一、周三的下午四点到五点,以费嘉琦为组长的皮影戏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经常能看见在他们的工作室里,几个学生拿起画笔、分配角色,选择自己喜欢的色彩,创造自己心目中的皮影形象,再经过装订、连接,一个个生动形象的皮影人物、动物、植物等新鲜出炉。她们还拿着自己制作的皮影作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皮影戏演绎得有声有色。
老师们问她累不累时,她总是说:“累是身体上的,但我的精神是快乐的,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我的付出,不但传承了我国的经典文化,还使得我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交到了更多的朋友,体验到更多的成功与快乐。”她总是这样精神饱满、充满自信地投入到每一次的学习、排练、比赛当中去,也尝到了丰收果实的香甜。费佳琦同学参与并组织同学多次参加了学校少年宫活动和县乡文化的展演,皮影戏组《三打白骨精》、《真假李逵》、《林冲棒打洪教头》、《哪吒闹海》等戏目,获得领导、师生和广大群众的好评。
费嘉琦同学开朗自信,乐于助人,成绩优异,综合素质高,不愧为一名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好班干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可以成为一名更加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国家做贡献,为祖国争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