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论坛   文明玉溪   新风润人心 文明花正艳
返回列表
查看: 4751|回复: 0

[文明创建] 新风润人心 文明花正艳

[复制链接]

731

主题

987

帖子

5232

积分

UID
542948
最后登录
2023-11-27
发表于 2022-4-3 00: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云南

看见垃圾快速捡拾,发现私贴乱画立即清除,对乱停乱放、违反交规的行为进行劝导,在人群密集场所提醒群众佩戴口罩、出示“两码”……行走在新平县城的大街小巷,一抹抹鲜亮的红色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是来自不同单位的志愿者,这群可爱的“红马甲”用自己的辛劳和汗水践行志愿服务理念,汇聚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正能量。


近年来,新平县不断创新实践形式、优化实践内容、提升实践质量,从队伍、内容、方式、场所等方面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机制,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阵地融合、力量整合,以“多元协同+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向纵深拓展。


顶层设计 建立“双值班”机制


新平县积极探索文明实践新模式,制定《新平县“提升文明实践  深化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健全完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中心、所、站三级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常委带班、部门值班”的“双值班”机制,由县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志愿服务队总队长,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组建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自2022年1月起,每月由一名县委常委带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每月初组织“两中心”和值班部门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讨论研究当月活动内容,确保为民办实事取得实效;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与县级同步实行党委委员、村(社区)“两委”委员带班值班组织文明实践活动。


与此同时,新平县将单位志愿服务质量纳入县级综合考评,规定个人年度评先评优的公职人员年志愿服务时长不得少于50小时。全县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踊跃参与志愿服务,各值班单位志愿服务队立足岗位特长,认真策划活动项目,力求值班月活动精确对接群众需求,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得到极大充实,“中心吹哨、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两中心”融合 实现共建共享


“以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党群服务中心相互独立,一个缺少阵地设施,一个缺乏志愿者,需要进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新平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忠介绍,为促进“两中心”资源整合、互融互通,从2021年底开始,新平县在县级层面推动“两中心”全面融合,落实实践阵地3000平方米,完善和扩充“8+N”活动体系,增设多媒体教室、图书室等6个活动室,定期组织10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乐器、书画、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群众也自发加入志愿服务实践者队伍;在乡(镇、街道)、村(社区)层面,各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充分融合,依托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广泛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据了解,目前全县范围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已实现深度融合,通过整合各项资源要素,建设完成文明实践中心1个、所12个、站124个,实现实践阵地全覆盖的同时向社会免费提供176个基层阵地服务活动室,容纳人数从10人到300人不等,群众通过“玉溪先锋”微信公众号即可进行文明实践活动报名、场地预约。截至目前,服务阵地已接受1303次预约,使用1168次,服务党员群众5773人次。 “两中心”通过阵地融合、力量整合,实现了协同运行、优势互补、功能互通、人员流通,推动了文明实践在基层落地见效,服务范围全面拓展延伸,服务效果更加突显。


多元协同 创新志愿服务方式


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红色影院”“红色流动书架”等活动;“双语”宣讲志愿服务队用“汉语+少数民族语”编唱小调,让接地气的宣讲入耳入心;音乐志愿服务队每周四晚坚持开展“聂耳百姓合唱团”“红歌会”等活动,教授市民学唱主旋律歌曲;“邻里相伴”志愿服务队向空巢老人提供送爱心早餐、上门拉家常、电话问候等服务;“用心找人”志愿服务队私车上门接送农村老人接种疫苗;“创文固卫”志愿服务队开展“礼让斑马线”“众参与示范”等活动……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新平县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职责成立专业服务队,瞄准群众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将志愿服务搬到田间地头,深入农村基层,把文明新风送到千家万户。2021年,全县共登记注册志愿服务组织(团体)185个,注册志愿者44308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全年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997场次,受益群众10万余人次。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形式上,新平县因地制宜,以“小切口”服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扬武镇依托社区大舞台,广泛开展“烟盒舞引导文明时尚”培训,吸引市民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古城街道锦秀社区打造“锦上添花”志愿服务,开设“锦秀前程”公益课程,搭建“锦囊妙计”献计平台,开展“繁花似锦”文娱活动,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桥”……该县坚持“多元协同+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围绕“接地气、有特色、有亮点”目标,以阵地、队伍、活动为切入点,以点带面与“一点一品”相结合,推动志愿服务主责化、主题化、多样化,打通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来  源:  玉溪日报记者  李瑞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36 | ?????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