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自创文以来,我市以决战的气势、冲刺的状态全力推进城区交通秩序整治,构建文明畅通的出行环境,推动形成人人参与文明交通的良好氛围,擦亮城市文明“窗口”。
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
经过整治,七星街彩虹批发市场外各类非机动车停放秩序井然,道路通畅。
执勤民警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指挥交通。
志愿者在学校护学岗协助民警维持交通秩序。 集中整治创文明城市 “请注意停车不能超出停止线。”“现在是红灯,请等一等再走。”11月23日下午,在龙马路和南北大街交叉口,玉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执勤民警一边指挥车辆通行,一边对个别市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 今年3月以来,红塔区中心城区全面启动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以规范动态行车秩序、静态停车秩序及交通设施为着力点,坚持“以路口为中心、以外围保中心,多点控线、以点带面”的管控思路和方法,设置20个重点测评路口及重点路段的“交管网”和其他类别的“点位网”。两个强化网叠加在社区网格基础上,实行网格化管理包保责任制,分层级确定责任人,明确各路口、道路责任民警、辅警,按照定人、定岗、定责的网格化警务管理模式,全力整治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交通秩序,增强市民交通安全意识。 “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0点,每个测评路口有6名民警、辅警及交通劝导志愿者定岗定责值守。重点围绕礼让斑马线、横穿马路、闯红灯、乱停乱放、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电动车不上牌等开展整治工作。”玉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李伟介绍,除了在道路通行高峰期参与定点值守外,自己和队里的其他民警每天还要骑行对辖区进行路面巡逻管控,开展警情处置、疏堵保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交通安全保卫、违法行为查处等工作,以定点和巡逻查处相结合的方式,对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社区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整治。“任务最繁重的时候,每天骑行巡逻近100公里,回到家累得只想睡觉。”李伟说。 黎明时分开始坚守在岗位上,夜晚迎着月色回家。在这场交通治理攻坚战中,玉溪市公安局多警种部署参与整治,举全警之力,施多维之策,压实路面主战场,打造文明畅通、和谐有序的交通环境。交警支队机关党委班子成员、部门领导带头,全体民警、职工、辅警按照网格化责任包保和挂钩联系重点区域,参与一线执勤。截至11月,交警大队共出动警力7.6万人次、警车1.4万辆次,接处警7987起,受理各类交通事故5037起,处罚各类交通违法15.1万起。 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我市以实际行动擦亮城市文明“窗口”的写照,是全市强力整治交通秩序的坚定决心。回应百姓对文明城市的殷切期盼,我市全力以赴推进文明创建与交通管理深度融合,在持续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治理、强化交通违法行为整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精细化管理,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 交警直属大队四中队中队长周云波介绍,今年以来,我市持续开展交通信号优化调控工作,进一步均衡路网交通流量,减轻路网交通压力。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部署要求,对中心城区交通标志、标线、标牌进行提升改造,新增部分路口交通信号灯及改造老旧信号灯,新建LED可变临时停车屏和行人过街申请系统,推进停车泊位设置,实施红塔区中心城区道路交通安全系统设施优化建设,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慧化水平。 文明交通人人共建 头戴小黄帽、身穿交通反光马甲、手举文明红色小旗,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李红翠一大早就来到红塔大道和东风路交叉口。“请走斑马线。”“骑摩托车要戴头盔。”在冬日的寒风中,李红翠耐心地劝导市民文明出行。 今年8月,李红翠经过培训后成为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4个月的工作体验,让李红翠感受到维持交通秩序的不易,也对文明交通有了自己的理解,“大家都遵守交通秩序,路就好走了,事故就少了,我们的道路安全才更有保障,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好在。”李红翠说,现在自己不论是上班还是下班,都是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上班劝导市民文明出行,下班和亲戚朋友讲交通安全。 在中心城区像李红翠一样的志愿者随处可见,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及时纠正、制止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共建文明交通秩序。 交通秩序整治工程是一场全警动员、全民参与的攻坚战。 在社区,社区居委会联合报到单位网格员走进居民家中宣传文明出行,对辖区路段进行巡视,劝导市民文明出行,督促商铺和单位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人人都是交通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者,发现不文明行为,我们会进行劝导,遇到车辆违章停放,找不到驾驶人,或其他一些我们处理不了的情况,就及时通过‘文明交通工作群’向交警指挥中心报告,由他们来处理。”凤凰街道红塔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陈娟娟说。 在学校,红塔区中心城区20余所学校与交警部门共同制定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管理方案,联合交警通过主题班会、家长群等方式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倡导孩子和家长文明参与交通,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模范遵守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管理规定。开学季印发《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告家长书》,制定家长行为规范、幼儿行为规范、校园及周边停车管理规定,树立小手拉大手文明出行理念。“开学的时候,孩子拿回《校园及周边交通安全告家长书》让家长签字。我带着孩子一起读了全文,并告诉她文明交通要从自身做起。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位交通安全老师,应该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市民王磊说。 在企业,快递外卖行业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在交警部门的支持下开展交通安全讲座,组织配送员参与交通安全劝导志愿服务,加强配送员的管理和教育,增强守法意识和安全意识。“交警部门组织我们学习交通法规、观看警示教育片、通报交通事故,不断增强我们的交通安全意识;我们行业自身也不断加强内部安全管理,随时提醒教育,如果发生交通违法,还会被内部通报。都说‘接单诚可贵,生命价更高’,确实如此,在接单时停下车靠个边,送单时路遇红灯等一等,转弯前多望望,雨天或者晚上穿件反光外套,骑车戴好头盔,骑行安全就有了更多保障。如果我们迟到了,也请各位点单的市民千万别随意给差评,因为我们首先要保障自身骑行安全,才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12月2日,快递小哥段民杰在“向往之地——玉溪市122全国交通安全体验日主体活动”现场为交通安全呼吁发声。 文明交通,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社会共治的良好文明交通氛围。按照创文行动要求,玉溪市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定期组织志愿者到包保责任社区开展文明交通入户宣传。对包保网格全面巡查,在路口对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逆行等违章行为及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参与志愿服务让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交警维护交通秩序的不容易,希望每位市民都能自觉遵守交通秩序,文明出行。”玉溪市应急管理局创文志愿者包雪莉说。 红塔区城管局深入推进城市“网格化、精细化、智慧化、人性化”管理,在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居民小区开展车辆乱停乱放整治。建立城管、公安、交警、市场监管街面秩序联合执法机制,今年以来,清理乱堆乱放、占道经营、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沿街晾挂等街面秩序事件13万余起,办理行政处罚案件6018起,罚款354.15万元。加快机动车停车位施划和红塔区中心城区智慧停车项目,配合玉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完成13629辆共享单车的上牌及头盔配置工作。数字城管系统平台不断扩充新领域,接入渣土信息管理系统、智能路灯管理系统、智能停车管理系统,接入各单位网格员10450人,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上传,责任部门第一时间处置解决,指挥中心第一时间核查办结。今年7月以来,平台共收到视频上报案件64206条,立案62224条、立案率96.91%,结案61066条、结案率99.18%。 文明交通渐成风尚 11月26日早上11:40,记者来到东风路与桂山路交叉口,此时虽正值下班高峰期,但交通秩序井然。各类机动车、非机动车按秩序行驶、礼让斑马线、等红灯不越线,行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偶尔有行人想“闯红灯”或非机动车驾驶人占错车道,都被志愿者及时制止。“市民的素质在不断提高,现在绝大多数人都能遵守交通规则,一些原来常见的交通陋习明显减少了。”交警直属大队二中队中队长王发波说。 桂山路道路较窄,市儿童医院、农贸市场、餐馆、小吃店和超市都集中于此。人员密集,车辆乱停乱放成了该路段一直以来难以根治的“顽疾”。王发波说:“很多驾驶人都是图方便随意停车,自己在车上等着,车上的其他人去买个菜或是打个快餐,也有的是停车后到附近吃饭,随时盯着自己的车辆,我们一来他们就赶过来把车开走,我们一走,他们又开始乱停乱放,非常难管理。” 为还市民一个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二中队采取不间断巡逻、死看死守,以提示、清理为主,处罚为辅,全力整治桂山路路面、人行道乱停乱放车辆的违法行为。攻坚阶段,全队一天最高贴出了近200张违停提示单,在持续不断的整治中,桂山路道路交通状况明显改善。“有时候因一辆车随意停放,原本的双向通行就变成了单行道,路很快就被堵死了,上下班高峰期我都是绕道回家,不敢从这里走。创文以来,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通行顺畅多了。”家住玉溪卷烟厂生活区的市民李蔚说。 对于城区交通秩序的改善,环卫工人项丽华也有着同样的感受,项丽华负责彩虹片区的卫生保洁,创文以来这里发生的变化她都看在眼里。“原来车辆抢道、占道、乱停乱放、乱掉头、逆向行驶、闯红灯这些现象时常发生,一些驾驶人还在行驶途中抛撒物品,现在这些情况很少发生了,我们工作起来也更有安全感了。现在遇到有的人不知道这里是单行道,逆向行驶,或者有人乱停车,我都会提醒他们,对方也很配合。”项丽华说。 “看着一辆辆电动车从我们身边经过时都上了牌,驾乘人员都戴上了头盔,行人也有序走在斑马线和人行道上,我们的心情都会无比喜悦和自豪。”感受身边发生的变化,文明交通劝导志愿者庄玉苹高兴地说。 一个个变化串成线、连成片,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一道道亮丽风景。市民感受着身边的点滴变化,在文明之风的浸润和涵养中转变自我,做文明交通的践行者、传播者和维护者。文明交通渐成风尚,从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从一群人感染一座城。 64岁的杨大妈每天上午都去东风广场健身,这里是2路、8路等公交车站点,原来红塔大道隔离栏还没有实施全部隔离的时候,很多人为了乘车方便,不愿意绕到通行路口,直接踩踏花台,横穿公路。杨大妈有时赶时间或是图方便也会这样做,有一次她刚准备穿行时,被交警及时制止,让她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安全隐患。“那天那个小伙子跟我讲了这些年因为横穿公路发生的一些交通事故,想想自己的行为真是太冒险了,交通安全不能存有侥幸心理。”杨大妈说,自己从此再没有横穿过公路,一起健身的同伴也被她拉着走斑马线了。 11月27日,市民唐钰送孩子去市青少年宫上课,一出门,她就给自己和孩子戴上了头盔。电动车是唐钰的代步工具,9月以来,交警部门开始对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这让唐钰感到很不适应。她说:“我骑车一向速度很慢,也遵守交通规则,这些年从来没有出过什么事故,戴头盔太麻烦了。”那段日子,唐钰出门最怕经过红绿灯路口,原因是交警和志愿者会在这些地方一次次重复戴头盔的要求,这让她觉得有点烦。在交警、志愿者的一次次劝导中,唐钰颇有些不情愿地戴上了头盔。渐渐地,她开始不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现在自觉戴头盔已经成为唐钰的一种习惯。“戴头盔是对自身安全的一种保障,交警、志愿者的苦口婆心,其实都是为了我们好。现在我身边有不戴头盔的人,我也会唠叨上几句。”唐钰说。 周云波介绍,为大力推进公安部“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助力玉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玉溪公安交警部门以城区管控为重点,宽柔相济、宣教结合,全面加强电动车综合治理。目前,玉溪中心城区电动车头盔的佩戴率达95%,上牌率达90%以上,整治成效明显,很多州(市)相继到玉溪取经。 “在文明城市创建的号角声中,我市公安交警部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集中力量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通过持续整治,增强了市民文明出行的规则意识,交通乱象明显减少;同时,进一步对道路交通信号灯、交通隔离护栏等设施进行了优化整改,确保全市交通设施设备设置合理、调配科学、通行高效。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玉溪的交通通行秩序持续改善,文明礼让蔚然成风,人们的安全文明出行意识也越来越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玉溪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许文平表示,文明交通建设是一场持久战,下一步,公安交警部门将进一步完善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细化工作措施,压实责任,切实提高全市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构建安全、有序、和谐、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短 评 让我们携手走在文明交通的路上 □ 也好 交通安全是现代文明的一面镜子,照着文明和安全。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我市重点围绕礼让斑马线、横穿马路、闯红灯、乱停乱放、骑电动车不戴头盔、电动车不上牌等开展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创建文明交通环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识。但文明交通在路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巩固整治成果,打好这场维护文明交通秩序的持久战,还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和每位市民共同努力。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广大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既是一份厚重的责任,也是百姓对文明交通的殷切期盼。全面净化城市道路交通环境需要在强化路面管控、优化治理成效上谋对策,持续推进交通管理工作精细化、标准化,提升全市交通秩序管理水平;需要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上下功夫,加强交通设施维护,切实提高交通违法查处的科技化水平和能力,夯实违法管控根基;需要在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手段、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上出硬招,在全社会树立文明出行理念,让文明交通成为一种习惯。 齐共建,得共享。文明交通,承载百姓幸福,事关每一个人的安全,靠的不仅仅是相关职能部门的严厉措施、严格执法,更要靠市民自身素质的提升。生命只有一次,交通安全,必须从我做起,从身边人做起,做一名称职的文明交通践行者、传播者和维护者,共同为文明城市创建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文明城市你我共创,文明交通我们携手在路上。(来源:玉溪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