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生猪供应稳步增加,今年以来,云南生猪价格低位运行,全省平均猪粮比价连续5周低于6:1,2月8日降至4.8:1,已经进入《关于完善政府储备猪肉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以下简称《工作预案》)设定的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为此,2月14日,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建议我省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与此同时,省发展改革委将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和市场价格走势,适时开展储备调节,促进生猪市场平稳运行、生猪产业健康发展。据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生猪价格过度下跌和过度上涨情形分别划设了三级预警区间,并规定对应储备响应。猪价过度下跌情形预警机制可以重点引导养殖户平稳有序减栏,避免恐慌性集中出栏。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上周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95元每公斤,较去年同期约45元每公斤下跌幅度超过50%。市场上猪肉产品供应充足。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告称,猪粮比价进入过度下跌二级预警区间,将视情况启动猪肉储备收储。春节后首周,猪价出现下跌,但A股市场中的养猪板块却上涨了5.76%,记者调查发现,本轮猪周期中,部分养猪企业已经陷入亏损。截至目前,申万生猪养殖板块已披露2021年业绩预告的十家企业中,六家预亏,其中,新希望预计净利润亏损86亿元–96亿元;天邦股份预计净利润亏损35亿元–40亿元;温氏股份预计净利润亏损130亿元-138亿元。业界普遍认为,产生猪周期重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错配。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过去5轮猪周期,每一轮猪价下行时间是1到2年,本轮猪周期猪价下行已经持续1年,预计猪价下跌至4到5月份,下半年行情比较乐观。2月7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是许多单位开工第一天,昆明生猪价供需两旺全线“飘红”,与2月6日相比每公斤最高上涨1元。2月7日上午11时,走进篆新农贸市场、西山区和平农贸海鲜综合市场,有近三分之一的猪肉摊位出现“空档”,即使售卖猪肉的,所剩猪肉也不多。部分摊主介绍,因部分卖肉人还没返昆,加上春节七天假期已结束,供需两旺,当天猪肉较好销售。春节期间,整体来说昆明生猪、猪肉价大稳小动,没有出现较大波动,除1月31日昆明生猪价上涨1元左右,2月1日至6日一直保持平稳运行。初三开始,部分屠宰企业开始开工,市场猪源充足,需求减弱,2月3日跌至今年最低。其中,土杂猪下滑到10元/公斤。随着假期结束,生猪价便开始上扬,中国养猪网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月7日,昆明生猪(外三元)、生猪(内三元)、生猪(土杂猪)价,每公斤分别比2月6日上涨0.1元、0.5元、1元。除昆明外,从云南来看,当天全省生猪价每公斤也上调0.35元至0.55元不等。不过,与1月上旬相比,每公斤还便宜2元左右。生猪价上调,猪肉价并没有明显变化,当天新鲜猪前腿肉、后腿肉、五花肉(无公害肉、大猪肉除外)零售价一般在28元/公斤至34元/公斤,新鲜猪脊肉、排骨肉33元/公斤至39元/公斤,与春节期间并没明显变化。2月7日,云南龙城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也显示,该市场猪肉均价28.5元/公斤。采访中,多位猪肉摊主透露,2月7日生猪价虽全线“飘红”,但节后需求回归淡季,而养殖场放量增多,预计短期内昆明生猪、猪肉价将平稳运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