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2019年,云南省空气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8.1%,位列全国第三。
2020年,云南作为空气质量保持和改善区域获得中央奖励资金2700万元,这也是云南首次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
云南将结合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重点,以项目法分配方式下达红河州、德宏州、西双版纳州、文山州、迪庆州、临沧市等地区9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建设,加强大气污染防治能力建设、机动车大气污染治理、重点企业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燃烧锅炉改造淘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面对严峻形势,云南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压实责任,打好蓝天保卫战。
在认真总结2019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查找分析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目标任务,全力以赴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2020年3月30日至4月28日,云南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建4个专项督察组,先后进驻文山州文山市、红河州蒙自市、临沧市临翔区及西双版纳州等4个州市重点区域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察。
此次专项督察共对在建交通设施、建筑工地、重点企业、露天砂石料场、秸秆焚烧火点等110个点位进行了暗查。调阅文件资料1407份,核查点位130个,制作现场勘察笔录和问询笔录103份,形成4地重点区域的专项督察报告和5个责任追究问题案卷。
一是调整“四个结构”,也就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积极调整运输结构,发展绿色交通体系;优化调整用地结构,推进面源污染治理。
二是实施一批重大专项行动,大幅度降低污染物排放。重点是要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开展工业炉窑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整治。
三是强化区域联防联控,重点是建立完善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联动等。
四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严格环境执法监督。重点是完善环境监察、监测、管控,强化科技支撑,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将大气污染防治纳入省级环境保护督察。以上措施,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目前这些措施正在深入推进。
图片来源于“点赞云南”微信公众号
今年截至8月23日,昆明市空气质量优级天数122天,良好114天,优良率100%。此外,各污染物年浓度均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总体良好。
昆明的空气污染中扬尘占了大头,其中又以工地扬尘为主要污染源。因此,近年来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工地扬尘污染被当作重中之重来严抓。
昆明市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调度,定期开展周通报、月排名。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每周对扬尘防控和大气污染防治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督查检查。同时,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激光雷达扫描、无人机高空航拍等先进技术,精准锁定重点污染区域和污染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污染防控。
强化科学预警预判,发布《昆明市环境空气质量扩散条件预判周报》,预测预报能力从2015年的预报2天上升到可预报一周。此外,实行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与曲靖、玉溪、楚雄生态环境部门签署《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合作框架协议》,建立滇中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为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上半年监测数据显示,曲靖市主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9.5%,环境空气质量日达标率为99.5%。作为一个重工业为主的城市,为什么曲靖市的空气质量却能保持优良水平?
严控工业排放源。曲靖市是云南省火力发电企业的主要所在地,辖区内有4家火力发电厂,总计装机容量6600MW,占云南省火电厂装机容量的53%。多年来,曲靖市火力发电厂为云南省电力供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曲靖市重点减排单位。4家火电厂在运行期间,通过加强环保治理设施的运维管理,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确保做到依法、依规排放污染物。曲靖市还努力探索电厂超低排放。
开展交通污染治理。曲靖市积极推进绿色发展,深入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公路、铁路等综合运输效率。同时,曲靖市打好汽车维修行业“三废”治理攻坚战。
加强工地扬尘治理。曲靖市通过深入开展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工作,强化建筑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有效遏制施工现场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持续改善城市环境。截至目前,曲靖中心城区建筑工地都设置了冲洗、防尘降尘设施设备,对建筑垃圾及建筑土方的运输都采取了遮盖处理措施,有效防治了扬尘。
上半年,红河州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8.0%,与上年同期96.7%相比上升1.3个百分点。其中,滇南中心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6.7%,与上年同期96.1%相比上升0.6个百分点。
上半年,红河州全面推进蓝天保卫战各项重点攻坚任务落实,完成“散乱污”企业203家整治任务,全州370座需改造加油站,已完成油气回收治理367座,完成率99.2%。
蒙自市、开远市、弥勒市、河口县等县市已完成城市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排区划定并公布实施。
普洱市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制定出台1个纲领性“实施意见”、1个全覆盖“责任清单”、3个阶段性“考评标准”和7个标志性“攻坚方案”,按照“1+1+3+7”的制度体系,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持标本兼治,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大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四大”结构调整力度,淘汰7条水泥生产线,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53家,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88台,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老旧柴油货车702辆,“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实现全覆盖。开展思茅区大气污染来源解析,建成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站11个、大气辐射环境监测站2个。
今年以来,玉溪市立足实际,始终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采取多种强力措施全力管控污染源,深入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并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1-9月,玉溪市中心城区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中心城区各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81,同比下降15.1%;优良天数比例为98.9%,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中心城区主要大气污染物六项指标平均浓度均同比下降。
玉溪市以整治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控、燃煤锅炉、老旧车辆等工作为抓手,以点带面,形成全市一盘棋、重拳治污染、共抓大保护的工作格局,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努力实现空气质量持续好转。下一步,玉溪市将紧盯秋冬季关键时期,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作风、更有力的举措,努力完成“十三五”及大气环境约束性指标任务。
临沧市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率先把临沧建成最美丽的地方”为目标,以建设“生态美”“发展美”“风气美”为抓手,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临沧市严格管控燃煤锅炉,严格执行营运车辆强制报废制度,严格施工扬尘管控,提升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水平,有序推进工业炉窑污染治理,重点实施辖区内工业硅冶炼炉脱硫和无组织排放综合整治。
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划定临翔区城市建成区非道路移动机械高污染排放控制区并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实施“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每月对8县(区)城市空气质量进行排名公布。
通过综合施策,合力攻坚,1-9月份,临翔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9.2%(省级下达考核目标为97.9%),细颗粒物(PM2.5)浓度平均值预计2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