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7日早上,传来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云南昭通一高三复读生喝农药自杀!4月17日上午12:00左右,正在地里干农活的父亲接到儿子喝农药自杀的消息后,随即赶往家中,看到孩子处于昏迷状态后,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该同学家住云南省昭通市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子里,他是家里老大,父母长期在家务农、打零工维持生计,家里也享受政府的“低保”,家境十分贫寒。2019年高考失利后,为了让这个一贫如洗的家过得更好,他选择了复读之路。
到了学校后,每天起早贪黑按部就班的继续着“高四”的生活,与高三的时候相比,虽然复读压力大,但他不在乎,也从来不畏惧。到了第一个学期期末,学习成绩已经在班上名列前茅,不出意外的话一切都会像他梦想的那样:顺利参加高考,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为这个家庭的生活带来转机……
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从天而降,让原本平静的“高四”生活彻底打乱,原本2月初开学的也被通知延期。直到4月15号,各类学校都有具体的开学时间安排,高考复读生却直接没有被提及,梦想彻底破灭了!
据了解,由于精神奔溃,情绪低落,看不到希望,找不到宣泄的出口,该学生才选择喝农药自杀来摆脱痛苦,喝下了整整一瓶“草甘膦异丙铵盐”农药!
从该学生父亲那里得知,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在家里很孝顺,在学校低调内敛,话也不多。到了高考复读学校后,成绩提高很快,在班上名列前茅。(来源:今日头条)
图:学生在医院接受抢救
转眼已经四月底了,离高考时间真的越来越近了,如果高考不推迟,就只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了,广大考生纷纷表示快绷不住了。高考备考大军分两路,一路是应届高考生,一路是去年考的不够理想的复习生,今天推迟开学他们到底谁更吃亏呢?
(一)他们的高中新课程一般已经上完了,只是第一轮复习恐怕都没有完成,所以他们的知识结构和网络恐怕很难形成,这为他们在家自己复习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每年高考最后应届生再最后几个月进步最快,他们通过系统复习,集中练习,教师谅解,成绩突飞猛进,直到最后高考很多应届生超过复习生。今年应届生在家复习主要靠自己,效果恐怕不如在学校进步快。
(三)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在里自觉学习的学生,这假期也是他们疯狂学习的机遇,在家里学习时间和努力程度成正比,有利于他们厚积薄发。
(四)没经历过高考,加上疫情影响,他们可能还没有那么紧张或者说重视高考,在家里可能还在混日子,这将很可怕,因为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复习了
(一)对复习生来说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比较好,一般不再需要一轮复习,他们可能有老师直接带领一起做试卷以提高成绩,所以,他们最大的问题是缺少老师针对性的指点,提高成绩难。
(二)更可怕的事复习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绩,一个人在家闭门造车压力很大,如果没有在去年的成绩基础上有大的提高那一年就白费了。
(三)复习生的心里压力大。因为上一年的高考失利,下决心再来一次,第二次得保证自己万无一失,恰巧遇到疫情他们对自己的高考梦肯定很担忧,心里压力很大。
其实,不管是复习生还是应届生,高考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今年迟迟没有开学,对考生来说都是一个很严重的影响,但同时也是对每一个考生是一样的情况。所以只要全省一起开学,那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
所以,无论是复读生还是应届生,本次高考,基础比较好的,学习习惯比较好的,能够自主独立学习的学生会占优势,反之则会吃大亏。因为接下来如果自己没有充分准备靠老师指导的时间真的不多。吃亏的是不自觉管不住自己的考生。你说是吗?
柴静说:“生命不是用来比较,而是用来完成。”高考延期是一次应对变化升级认知、调整自我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你不断地播种、灌溉和收割。虽然这个过程也许会有些长,可是生命没有那么分秒必争。你觉得混乱的时候,就停下来,静静心,梳理自己的想法,用积极的想法取代消极的观点,然后再出发。请你把“高考”这件事,放在生命长轴上看它的意义和价值。
高考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截点。高考是现行教育体制中最公平的考核筛选方式,但也不代表高考决定一个人的未来,高考出色也许能让你少走弯路,但人生未必是直道一条。不想结果才能专注过程,不惧失败才能追逐成功。坚定信心,沉住气,忠于自己的内心,生命才会饱满。希望所有学子坚持到最后。当经历过后你会发现,高考会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高考之后,你会开启一段新的人生,无论结果如何,都不要忘记肯定这个坚持努力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