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弹出交友消息 自称公安要求配合调查 收到免费领奖的“客服来电”📞 📩航班延误退款信息 ……
当你以为幸运降临💴💴 其实已陷入圈套 七大高发校园诈骗类型 无论家长还是孩子 熟记以下防骗公式 ❤❤❤❤❤❤❤
冒充公安诈骗、利用学生害怕心理。受害人小李在刷快手视频时有陌生好友添加。对方自称“公安民警”,告知小李账号涉嫌违法,需配合调查排除嫌疑。小李由于害怕就按照对方指引,拿家长手机操作手机银行转账到所谓安全账户内,操作结束后家长才发现被骗,共损失5898元。
 虚假网络兼职诈骗、利用学生想赚钱心理。受害人小马收到陌生好友推荐兼职的消息,随后点击链接下载兼职APP,“客服”称在APP内充值垫付资金刷单就可返利,小马按照“客服”指引垫付资金,提现时“客服”又称需达到一定任务量才可提现,其继续充值后依旧不能提现,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18200元。 冒充客服诈骗,利用学生没有防备心理。受害人小罗订购机票,随后接到自称机场工作人员电话,对方称其订购的机票因飞机故障导致航班延误,现在要对其进行理赔。小罗同意后点击链接填写理赔信息,提交后对方称其支付宝账户信誉积分不足,需要刷分才能收款,其按照指引多次转账刷分后,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22579元。
 领取礼品诈骗,利用学生投机心理。受害人小陆在抖音上看到一条免费领取相机的视频,添加对方微信咨询具体领取操作,对方称点击链接进入微信商店,垫付资金购买物品后就可获取抽奖机会,其按照指引购买后抽中了电脑,对方称需支付关税才能发货,其支付后依然没有收到货,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5292元。 账号交易诈骗,利用学生“轻信”心理。受害人小普在刷快手视频时,看到卖游戏账号的视频,其微信添加对方好友咨询交易详情,对方告知要先交纳押金,小曾支付后又要让其缴纳保险费,再次支付依旧没有收到游戏账号,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14808元。

网络交易诈骗,利用学生“贪便宜”心理。受害人小彭通过小红书看到卖二手手机的视频,按照视频联系方式添加对方好友咨询手机情况,协商好交易情况后,对方告知其需要先付款才能发货,其按照对方给的账户转账,但没有查询到物流,联系对方发现被拉黑,共损失3699元。 交友软件诈骗,利用学生好奇心理。受害人小徐点击浏览器内链接下载交友APP,客服告知其需先开通会员才能交友,支付开通后,客服又称需要先做任务才可以,小徐按照指引在平台内多次充值做任务,提现时平台显示操作错误,需继续充值才能提现,其充值后依旧不能提现,才意识到被骗,共损失168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