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了解到
截至8月8日
医院已经收治近400名野生菌中毒的病例
其中
云南人的心头好
见手青中毒占到了一半之多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粉双:“每年从1月开始都在收治,如果是在5月到9月基本上都是当季新鲜的野生菌中毒,但是在1、2、3月,包括冬天收治的这些野生菌(中毒)大部分它都是冰箱里面炒好之后库存的,然后拿出来又再次加工之后发生中毒的。”
云南人有多爱吃菌,自然是一年四季都想能尝一口。因此,除了每年的7、8月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外,买菌子冰冻储存的也不在少数,由此也增加了中毒的风险。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粉双:“从今年1月到8月8日为止,我们已经收治了接近400例野生菌中毒的病例。其实我们收治最多的类型还是我们云南人所挚爱的见手青,也称为红葱。到现在为止我们收治了200多例,其次就是胃肠炎型的100多例,致死型的已经收治了40多例。”
经过大量的宣传,如今因辨认不清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病例,相比前些年已经明显减少。但随着云南野生菌热度的不断攀升,网购和邮寄野生菌后烹饪不当而引发中毒的情况却是越来越多。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粉双:“一个就是在网上购买通过冷链到了当地,在当地烹饪后发生了中毒,然后又返回到我们科室来救治的这种病例逐年在增加。可能是随着大家对我们云南野生菌的好奇,以及网络的发达,所以省外的朋友也不断在网上购买,但是他们又不熟悉这个野生菌的加工,尤其是见手青。”
不管是在他乡生活的云南人,还是想要尝鲜的外地游客,想要安全享受美味,谨慎购买和烹饪永远是第一步。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粉双:“你一定要知道它的烹饪方法,一定要加工成熟你才可以来买、来食用这个菌子。尤其是大量的游客涌入之后,也希望大家到正规售卖野生菌的一些餐厅去食用。”
当然了,对于想在吃菌季节抓紧“囤货”以便吃到翻年的本地吃菌人来说,储存和加工更是大意不得。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医学部 郑粉双:“这个就要提醒大家第一次加工烹饪的时候非常重要,如果是第一次没有加工成熟,那么你拿出来之后再次烹饪的时候它也容易发生中毒。第二就是千万不能累计每天都吃、持续地吃,因为我们见手青(中毒)和吃的量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你3、4天持续地在吃,它也会诱发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