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双十一,朋友问在网上买了什么?说什么也没有买。实际上也没有买,多年前的双十一马云提醒了我,你是单身狗,要记得过节。多年后的双十一,各大电商网站提醒我,你没有钱。是对,没有钱。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大数据”这个词,因为有大数据,所以只要我们在网上点击过什么东西,后面就会给我们推什么。正如我二姨妈,她每天刷抖音刷到那些家长里短吵架的农村妇女和家庭矛盾吵架的视频,但是我从没有刷到过,因为我压根没关注过那些账号。
大数据会泄露我们许多隐私的东西,一个朋友的手机,只要你想知道他最近在干什么 ,只要打开他的购物网站看一下,别管买还是没有买过东西,第一页出来的,就是他经常搜索的。大数据在不断的搜索我们的喜好,然后对我们进行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锁定一个地区某种东西的销量,然后在这个地区商家建造物流仓库,你只要下单,快就是20多分钟就把货给你送到,慢也就12小时之内。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人类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严重。手机里购物APP,娱乐APP各种各样的APP,导致了我们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离不开手机。
以往的双十一,确实有想去买点东西的冲动。但是现在的双十一,好多商家是先涨价,然后在优惠。有的商品双十一的价格,还出现远高于非双十一时的价格。而双十一就是一个噱头,打折,领券,商家的各种促销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但总体而言,现在的双十一,赶不上前些年的双十一,前些年商家都是真金白银的放价。现在的双十一,都就是喊喊口号。
当然,不乏有人在双十一买到又便宜又好的货。但如果是这样,前期是需要关注许多东西的,比如在没到双十一之前,你需要购买的东西就存在购物车里面,然后实对比价格。到了双十一看是涨价了,还是降价了。可是,对于工薪阶层来说,上班下班一堆事,没有人会花太多的时间去关注一个产品的涨与跌。更多的还是关注自己工作层面上的事。
双十一买或者不买,已经不重要。而且这个节日,慢慢的也会淡出人们的视线,因为它不在优惠,不在是真实的打折。而且有些大数据分析,你想要买个便宜货,也会给你推荐一个性价比高的,价格贵的。而且,当大数据根据你所使用的手机来给你推荐商品时,你用高端苹果手机的,怎么搜索也不可能找到便宜活。而那些用普通安卓手机的,虽知轻松能搜索到你想要的产品,但是呢?都是便宜货。
中国人喜欢过节,因为过节可以找借口花钱,但是花出去的钱不用还吗?答案是:要还。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提前消费,信用卡透支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网贷又借了多少,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欲望,各种各样的方法使尽。
中国现在的负债人数越来越多,经济表面的繁荣都是因为有人提前透支,买房,买车,买苹果手机等等。双十一,又一波刷着信用卡透支着未来的年轻人在消费,而那些中年人,已经消费不起,房贷,车贷,孩子上学的钱,各种各样的钱,已经压的他们喘不过气来。双十一,已经离成年人很远,很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