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时间2018-6-11
最后登录2024-10-11
性别男
在线时间8 小时

- UID
- 403803
- 最后登录
- 2024-10-11
|
价格的起起跌跌
就象是“循环排位赛”
排在第 1,2,3 名很滋润
排在倒数 123 名很悲催。
但永远都有
输家
赢家
不可能 100 个选手
都是倒数第一名
“大萧条”从全社会的层面
逻辑是讲不通的
不可能全社会 100%的人口
都陷入“购买力下降”的情况
一定有人在 1929 年“大萧条”时期
过得快乐无比
钱多到花也花不完
从广义上讲
假如一个社会
并不是“外贸赤字”严重的
好比米国这样的大国
石油自给自足
1929 年不需要从中东进口石油
则“一切成本都是人力成本”
“消费者支付的一切货款恒等于总工资”
价格=我的劳动/你的劳动
全社会的价格
=全社会的劳动/全社会的劳动=100%
对于整个社会
通货膨胀应该是恒为零的
如果你想“获利”
总得找个人“吃亏”
如果市场上所有人都一样聪明
所有人都象你一样知道“通货紧缩”
那你赚谁的钱去呢
事实的真相是
如果市场给出了清晰的
明确无误的信号“通缩”
则结局自然是对称的
你赚不到其他人的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