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弘扬国歌精神、展示国歌形象、维护国歌尊严等方面,我市各学校通过课程与活动两手抓,开展了众多丰富多彩的班会课、校内外活动、比赛等,让学生了解国歌,唱响国歌。
我市各幼儿园、中小学每周一都会举行升旗仪式,组织全体师生奏唱国歌,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开展国歌法宣传。除此以外,各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不同活动学习宣传国歌法,增强师生的国家观念和爱国意识。
玉溪聂耳小学依托资源优势,结合校园文化品牌,积极开创“前进路上·聂耳和国歌”特色德育课程。通过建立管弦乐团、民乐团、合唱团三大乐团,奏响国歌主旋律;培养红领巾讲解员,宣讲国歌法;利用“国歌法在我心中”主题班队会,开展班级知识竞赛;打造聂耳中队,让少先队员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把崇尚国歌、学唱国歌、唱好国歌、奏响国歌、讲好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的种子深深根植在孩子们心中,弘扬爱国主义情怀,从而积极争当聂耳故乡、红色之城好少年。
新平县水塘镇小学利用住校生集体活动,组织学生观看讲述聂耳成长经历及创作《义勇军进行曲》过程的动人影片《为国而歌》;组织乡村学校少年宫合唱社团的同学参加新平县聂耳杯合唱比赛。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玉溪市第一幼儿园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的差异,开设不同课程。小班的小朋友年纪小,理解能力有限,老师会结合升旗仪式为他们讲述国歌和国旗的相关知识,带领孩子们学唱国歌,学习升旗时应有的基本礼仪。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所提高,则为学生安排了更多参与感强的课程和活动。比如,中(6)班开展了《手唱国歌》活动,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学习国歌手势舞,通过手势辅助,加深对国歌的记忆。大(5)班开展了《童说国歌》,让学生讲述聂耳和国歌的故事,增强学生间互动。
玉溪市第一幼儿园办公室主任彭渤蕴介绍:“除了校内课程和活动,学校还联合家长组织了校外亲子活动,由家长带领孩子们到聂耳公园、聂耳故居和市博物馆参观,老师实地讲解聂耳与国歌相关的知识,例如国歌的诞生、作曲人聂耳的生平故事等。”
在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老师设计了不同的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学国歌、唱国歌。听障七、八年级的班主任胡迎丽表示,因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大,所以教学方式也不一样。针对听障班的孩子,老师会利用视频、文字和手语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逐字逐句学习,理解国歌歌词;视障班的孩子,由音乐老师一句一句教唱国歌,引导孩子们跟着旋律唱出歌词。启智一年级的班主任陆俊妤说:“语言能力好的学生,音乐老师会教唱国歌,引导学生唱出来,而那些无语言能力的学生,学校更侧重升旗仪式中唱国歌时的礼仪教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