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高古楼

心总在田园里(散文)

已有 1152 次阅读2012-6-18 15:41

[size=5]心总在田园里[/size](散文)

[attachment=326906]
朝着田野的方向,左手握着初春的绿,右手抓住秋天的金黄,让心在田里自己生长。
——作者自题
  李运祥(彝)
  又见那片久违的田园时,是在我又重新回到故乡的时候。
  在城市居住长久了以后,总是向往乡村的田园风光。每每有空闲就会往乡下跑,仿佛在自己身上打开窗子,满目绿色,顺着眼睛步入体内,让我心情很明朗绿意浓浓。
  生在乡村,长在乡村,那时候对田园生活的享受全然不知,后来离开乡村来到城市,才觉得有些牵挂,对乡村的田园才越来越向往。因此,当田园走到自己面前的时候,犹如久别重逢一般喜悦,心里不免会说:久违了,我的田园。
  在田园里注目那个世界的万事万物,让自己置身于更加开阔地带里,靠近自然靠近生命,与田野连成一片的坡地,上面全是绿色的林木,林木里面就会有个村庄,隐约可以看见几处白色小楼的农舍。那林木一年四季也是苍郁的,年复一年,没有多少大的变化,可农田里却天天都有新鲜的生命诞生,每天都有新的风景。
  阳春三月的时候,已过了惊蛰季节,还是清明时分,阳光明媚的天,春意盎然的绿,是嫩绿嫩绿的。草是鲜活鲜活的,空气是清清新新的。清早,我与庄稼人们伴随着说笑声和小鸟的雀呼声下田了,迎来了泥土的芳香味,这一天的心情就让我特别的舒适;黄昏时分,他们才慢悠悠地收起庄稼活,沿着田埂带月荷锄回归;夜晚便传来几声蛙声,我想再过几日就当是蛙声一片了吧?想着想着有种惬意自然地从心里流了出来。
  是农村的大忙季节,乡村之中很少见到闲人,他们都在忙着干活,翻耕完了大田,接着就要忙着栽秧(插田、插秧),总是一环套一环,不停地忙着耕耘、栽种、收割。头天翻耕完了大田,第二天清早,忽见那田里干活的人多起来了。有耕田的、有扯秧的、有栽秧的、有挑秧的。男的在秧田里坐着秧马,双手一根根将秧苗扯起来,扎成把,丢在身后,然后再去拿起来放进秧筐里里,挑进大田分散开来,白水田里出现一把把秧兜;女的弯腰在大田里栽秧,必须要用手将一把把的秧蔸分出三五根来,再插入田中。到了午饭时,他们还在不停地劳作,似乎不记得吃饭的时间。原来是要将空田栽完,不能剩到明日去栽,否则同一块田里将会出现有的早熟有的晚熟。那白水田里全部变成了绿色,并且一排排一行行一畦畦的,新栽下去的秧苗在微分的吹拂下正在向我摇头晃脑呢!仿佛在告诉人们:我有生命啦!
  过了立夏,就是小满了,那些秧田里的秧苗早已发出青青头角来,大田里依旧是绿草丛生,总之全是绿的。
  夏天的雨,来得快,也去得快。庄稼人为了赶季节,哪怕遇上狂风暴雨,也要下田。农家男人手里牵着水牛,肩上扛着犁铧,沿着田埂走下来,在泥泞的田间耕起田来。那翻开的田泥,黑油油的,肥沃沃的。犁田的老汉嘿哟哟地吆喝耕牛,不时,耕牛甩起尾巴,一下子就把好多泥巴甩在人的脸上、身上,犁田的老汉习以为常了,照旧扶犁耕田。这其中的乐趣,不是身临其境,你是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的。一阵倾盆大雨下来,几个庄稼人还在田里耕田,他们身上并无雨衣和蓑笠之类的东西遮雨,而是一任淋漓的雨水打在身上,全然不顾,而且还那么安然。黄昏时分,我漫步田边,与庄稼人闲聊起来,为什么下大雨不穿雨衣也不收工?他们说要抢季节,一分一秒不能错过。他们必须抢在芒种前翻耕完大田,好栽秧。这才叫真正的不误农时!
  这稻谷从播种、发芽、施肥、除草、翻耕、扯秧、插秧到栽下去成活,就可以等到秋天收获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曾是我们随口而来背得滚瓜烂熟倒流背如流的诗句,要真正理解它的内涵还真是要不断地把自己设身处地放到田里,否则你根本就不会真切地体会到庄稼人的辛苦!
  看着他们在绿色的田间自在的劳作,听着他们满足而爽朗的笑声,我有种自愧。在一片春色的天地间,他们虽说是一介农夫,但活得很充实,又那么满足,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其乐融融。这就是他们的世界。他们对田园的每一寸土每一片水每一根草每一棵苗都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已经将这块田园当做自己的孩子,每天起早摸黑地忙绿在这里,就是没事也要到田里,这看看,那看看,生怕这田遭到什么伤害。正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实在,没有过多的奢求,所以心安理得。
  无论是回到城里,还是在田间漫步,想着那一片片生机勃勃的田园,我心中就会生出一些波澜。我想我的生活是不是真的离不开田园了呢?每每见到田园,心,就像笼中小鸟一样飞了出去,重返大自然。也只有在这时候,心底就会多了一些平静与踏实,少了一些烦躁与不安。陶渊明说的好: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只要心远离了尘世,哪怕身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宁静港湾。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